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 第六十九章 憔悴望神州

第六十九章 憔悴望神州 (第2/2頁)

推薦閱讀:

那種孜孜以求的精神,竟在書法中化為了縱橫肆意的快劍之氣,確實是很神奇。

……………

洪文定作為年幼失學的小文盲,自然是參與不進去這個討論當中,但也正因為如此,避免落入了江聞的誘導陷阱裡。

接連猜錯的袁紫衣、傅凝蝶兩人大感不快,隱隱同氣連枝地結成戰線,對江聞說道。

“你這是欺負人!什麼前提都不告訴我們,怎麼可能猜得準!”

江聞手掌貼著粗糙的巖面,緩緩微笑著說道:“怪我怪我。這處石刻是南宋白玉蟾和朱熹等三人同遊武夷,乘木筏眺望大王、縵亭諸峰有感而作。剩下一首詩你們再猜猜,會是誰作的?”

這一次,江聞照清了石壁上的文字,用出乎袁紫衣意料的清亮嗓音讀道。

“山上風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雲屏。蓬萊枉覓瑤池路,不道人間有幔亭。”

這字卻又和前面的兩人不一樣。

石壁上書法以中鋒用筆,點畫盡合法度,書寫流暢自如,渾厚沉婉,筆意略顯蘇黃遺規。毫無豪縱恣肆之態,凜凜然一股方正挺拔之氣。

“這首詩……”

袁紫衣沉吟著,心裡暗想白玉蟾和朱熹是儒道兩家巨擘,能和他們同遊武夷,詩酒唱和寄情山水的賓客,必然也是文壇領袖人物。

再從這篇規規矩矩唱答之作的沉穩筆鋒看來,想必是個南宋朝廷有名人物,指不定還是諫議御史一類的清流脊背。

袁紫衣和傅凝蝶對視了一眼,兩個年紀全然不同的女孩子竟生出心有靈犀之感,說出了大致相同的猜測。

江聞還沒解答,一旁出神的洪文定卻忽然開口道:“師父,徒兒有不同的見解——我認為這首詩,是出自武臣名將之手。”

這個說法瞬間引得兩人側目,傅凝蝶連忙拉著洪文定的手:“文定你別亂猜,南宋武人提刀的手,怎麼可能寫出這麼沉穩方正的字呢?”

江聞卻饒有興趣地看著洪文定,發覺他的表情格外篤定。

“文定,你怎麼如此肯定?”

洪文定面色從容地回答道:“師父,我是看不懂上面字跡、詩句的差別,但我能看懂這個……”

他的手緩緩伸出,指向了石壁上的一處裂縫。

只見這首詩第一個“山”字,突出的那一豎特別細長,已然鑿嵌進了石壁三分,洪文定以手觸控,懇切地說道。

“這不是石匠鑿出來的痕跡,而是用鐵槍的槍頭劃下的痕跡。應該是以虎射步刺挑而成,神意形力渾然天成,就連爹都不能保證完美。只有曾在沙場槍斗的豪傑,才擁有如此精深的挑招!”

“你們說的都對,也都不對。這首詩,是南宋稼軒居士留下來的。”

站在夜色中輕輕觸控著山字那一豎,江聞先是點頭,又緩緩搖頭,最後竟化為了一聲長長的嘆息。

“那一年,年過五十的辛棄疾仍在為抗金積極備戰,定製軍服,招募壯丁,訓練士兵,一刻都不敢懈怠。此時的辛棄疾依然氣吞萬里如虎,壯心牽掛著離開幾十年的北地。”

“怎奈此時的當權派見不得北伐主戰言論,辛棄疾在諫官的攻擊下被貶來到這座武夷山中,主持衝佑觀事務。”

“離家近四十年的辛棄疾,既想等到收復神州的那天,卻不能表現出一絲主戰的心思,因此這篇詩文雖然沖淡放達,卻仍然藏不住胸中的塊壘。”

“他見到石匠鑿字綿軟無力,就提起鐵槍直刺入山石壁中,卻又頹然放下,只留下了這一處深嵌的痕跡。

“但你們要知道,這首詩二十八字皆不如這一點——有了‘山’字這一點之後,石壁上刻的再也不是字,全是稼軒居士矢志北伐的‘殺賊’之聲!”

最新小說: 這個江湖:真氣要交稅 穩健修仙,整個修仙界都是我家 絕世蛟龍 武俠世界肝經驗 一字乾坤刀 劍影江湖 秦時之儒門天下 劍出誅天 蝕劍風雲 天下江湖繁華如夢 這個江湖是真狗 江湖大俠令 天青琉璃光 天涯仗劍行 救命,我怎麼出場就是陰謀 以長生入棋 山海為聘 風雪滿城醉浮生 刀劍走春秋 潛淵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