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貴是一個從底層打拼起來的將領。
作為一名曾經的牧奴,他抓住了鱗選鐵鷂子這個能讓他翻身的唯一機會。
然後在十餘年的征戰生涯之中,一步一步地成長了高階將領。
別看他只帶一個戰營的鐵鷂子,麾下只有五百人。
但鐵鷂子在西軍之中的地位,本來就是不同的。
而第七營在鐵鷂子中也是不同的。
眩雷寨外一戰,正是楊富貴的第七營與完顏八哥麾下的女真營的一場硬碰硬,打得遼軍寒了膽,雙方兩敗俱傷,幾乎都是全軍覆滅。
也正是因為此戰,楊富貴甚至拒絕了調去普通部隊成為指揮使的誘惑,堅決地要求留下來重建第七營。
結果,他留在了第七營。
重建了第七營。
而且,他仍然成為了指揮使,鐵鷂子十個戰營之中,唯一的一個以指揮使頭銜指揮一個戰營的。
而第七營,仍然是五千鐵鷂子的戰鬥力天花板。
蕭靖來高昌慰問前線軍隊,護送他的是第七營,本來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楊富貴是那種吃軟不吃硬的主兒。
靠軍功爬起來的他,更不願意低聲下氣地去巴結誰。
如果一路之上蕭靖擺少總管的架子頤指氣使,盛氣凌人,那楊富貴都懶得理他。但這一路之上,蕭靖卻是小意得很,一口一個楊叔,把楊富貴的心都給叫化了。
他一個牧奴出身的傢伙,縱然如今爬了上來,但你說真有好多人看得起他,倒也不見得。
畢竟也只是一個武夫嘛!
但蕭靖是何許人也?
總管的長子呢!
說以腦殼一發熱,胸脯便拍得邦邦響了,對於蕭靖的所有要求都是滿口答應,便是蕭靖提出要率領第七營真上戰場領略一番的要求,也是沒腦子的應承了下來。
等到事後冷靜下來了,卻是木已成舟,無法反悔了。
帶蕭靖上戰場,大總管倒也不會說什麼,畢竟大總管自己就是在戰場之上一刀一槍地砍殺出來的,兒子歷練歷練,也是家族的傳承。
但高夫人可就不見得了。
臨出發前,高夫人可是淚漣漣的一直送出了城。
蕭靖要是平平安安地,高夫人肯定會念他的她,但要是蕭靖上了戰場,少了一根寒毛,只怕高夫人便要惱了自己了,要是再受個傷什麼的,楊富貴不敢想。
至於蕭靖的老師,大總管的長史,西軍實際上的政事掌控者,那是必然要收拾自己的。他決不會客氣。
搞不好,自己被攆出鐵鷂子都說不準。
要知道上了戰場,任何意外都有可能發生,別說是蕭靖了,便是蕭定在眩雷寨之戰的時候,都還受了一點小傷呢!
蕭定何等武力?那是遼國耶律敏都甘拜下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