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門炮!”呂文煥看著對面的吳可,臉都綠了。
作為大宋整個荊襄江淮戰區的最高統帥,前線十五萬精銳軍隊再加上數以倍計的民夫,成千萬的銀錢以及糧草、軍械都在他的精心調配之下,利用長江以及江淮水系,他們已經整整抵抗了遼軍八個月了。
整個大宋上下,從最初的惶惶不安,到現在的安之若素,都是因為前線戰場之上擋住了遼人的兵鋒,遼軍至今都沒有越過淮河一線,更別說接近長江防線了。
每多一天,宋國軍民的信心便強過一天。
再加上蕭誠輿論造勢,兵部尚書呂文煥當年率領一批殘兵敗將在襄樊在沒有援兵沒有糧草的情況之下,也讓遼國大軍毫無辦法的舊事,被翻了出來,在江寧日報之上大書特書,一個不敗的軍神形象,已經在百姓的心中躍然欲出了。
去年過年的時候,很多店子裡,已經有了戎裝的呂文煥的門神形象,老百姓買了回去貼在門上,據說效果非常之好。
不過呂文煥心裡可是清楚,自己哪裡算得上什麼不敗軍神!
當年如果不是如今的首輔蕭誠派遣了王柱嶽騰等率領軍隊北上救援,他根本就守不住襄陽,那個時候的襄陽已經快要山窮水盡了。
而如今的狀況,與那個時候,可是截然不同。
更加精銳計程車卒,更加良好的裝備,用之不竭的糧草、軍械,穩定的後方,源源不絕的兵力補充,自己什麼都不用想,只需要一門心思指揮作戰就好。
而前方不管是王柱、還是魏武,或者是高迎祥這些蕭誠的嫡系,在聽從自己的指揮作戰之上,沒有打過半分折扣,讓自己最初的擔心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對於蕭誠,他現在心中只餘下了佩服。
沒有蕭誠,自然就沒有如今前線之上的這些勇氣滿滿的軍伍,沒有充盈的財政,沒有犀利的武器,沒有如今大宋的局面。
非要說誰是大宋不敗的軍神,那也應當是蕭誠,而不是自己。
呂文煥這一次抵達徐州視察,是因為江淮戰區出現了新的變化。
遼人突然就安靜了下來。
這樣的安靜,對於老於戰事的呂文煥來說,自然清楚不是什麼好事情。
接下來遼人的動靜,果然印證了呂文煥的猜想。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了,對方想幹什麼,也就一目瞭然。
遼人放棄了最初的打法,所有的兵力,都在向徐州靠攏,這種孤獨一擲的做法,最開始的時候,呂文煥是極為歡喜的。
在他看來,遼人的指揮官昏了頭了。
如此的孤獨一擲,可是給了自己絕大的機會。
遼人集中兵力,的確是讓徐州會面臨巨大的威脅,但是如果徐州能安然無恙,自己再利用大宋佔有優勢的水上力量,直插敵後,不說全殲對手這樣的話,至少也能讓對手不得不考慮退路,否則糧道一旦被切斷,那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如此,遼人將不得不退軍。
按照首輔蕭誠的說法,遼人這一退,就是永別了!
他們再也休想看到江淮,看到長江,更別說能威脅到江寧等地了。
從此,大宋與大遼,將再一次進入到勢均力敵的僵持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宋將必然會佔到優勢。
因為大宋的軍隊現在已經不比遼國的差,但大宋賺錢的本事,可是遼國拍馬也趕不上的。
可是現在他突然明白了過來,為什麼遼國會這麼做了!
兩百門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