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當崔昂取代蘭四新成為陝西路的安撫使,同時又兼任著前方數十萬大軍的統帥的時候,在陝西路上,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止他的決定了。
這個時候,那怕是秦風路安撫使李淳站在崔昂的面前,不說俯首聽命, 也只能聽之任之。
能在私底下陰奉陽違,卻不能在明面之上公然對抗。
你真敢做,崔昂就真敢殺你。
張誠離開京兆府的時候,正好看到前安撫使蘭四新的隊伍也離開京兆府。
兩人於路間匆匆話別。
讓張誠感到悲哀的是,蘭四新是從內到外的發自真心的喜悅。
他升官了。
他離開了陝西路這個讓他感到無比窩憋的地方。
他走上了大宋文官們一生追逐的夢想。
至於接下來陝西路會怎麼樣?
雲集在這裡的幾十萬大軍的生死如何?
在蘭四新的話裡,沒有提及半分。
這也是他當了五六年安撫使的地方啊!
半點感情也沒有嗎?
駐馬道旁,看到蘭四新的車駕在一片煙塵之中向著汴梁方向而去。
張誠急急打馬向著定邊城狂奔而去。
現在他能做什麼?
他唯一能做的, 便是祈禱蕭定的大軍在黑水鎮燕被遼國人殺得大敗。
如果情況是相反的,那麼現在就幾乎可以斷定,大宋的軍隊必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幾十萬的大軍出征,焉能把勝負寄託在別人的身上。
雲集在陝西路上的大軍,按照崔昂的戰爭計劃,隆隆地啟動了起來。
一路由曲珍帶領,走環慶路,一路由唐怒率領,出三川口,走龍安,經土門,攻擊龍州。
對於陝西路的各地方官而言,都是恨不得馬上將這些來自汴梁的軍爺們送走。
他們在陝西路上駐紮的這些日子裡,與地方之上衝突不斷,偷雞摸狗這些小事情根本就不值一提,燒殺搶掠姦淫之事屢禁不絕才是讓地方官們頭痛的事情。
哪怕張誠舉著鋒利的刀子砍了一批,但並不能讓更多的人引以為誡。
而上四軍的軍官們,對大開殺誡的張誠無可奈何, 但陝西路上其他官員,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甚至出同了地方文官被武將毆打的先例。
而狀告到了崔昂的面前之後,處理的結果也讓人張口結舌。
崔昂以現在大戰將起,正是用人之際,要那個被打的文官,用同樣的手段回毆這員武將算數。
這名武將不是甩了你一巴掌嗎?
現在我讓你扇他十巴掌來出氣。
文官怒極,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