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城皆大歡喜。
或者用不了幾天,大宋上下都又歡喜不盡,酒家的酒肯定是要不夠賣了,而那些戲班子的生意,也必然是要好上幾成的。
宋遼再時隔數年之後,終於又簽定了和平協議。
而且這一次的談判,卻是以宋國的全面佔優而結束的。
至少,在大宋看來,這一次,他們在談判桌上贏了。
遼國退回了他們幾年前透過戰爭搶去的所有土地,所有遼軍退回到了拒馬河北岸。
而大宋付出的,只不過是一些財帛而已。
歲幣翻了一番。
也不過就兩百萬貫罷了。
這點錢,對於大宋來說,還真算不得什麼。
當然,說起來每年對遼國獻上歲幣,也就是臉面上有些掛不住。
不過現在的遼國皇帝可是在宋國官家面前自稱侄兒的,那這點錢,便算是叔叔對侄兒的饋贈吧!
大宋人向來很容易便能找到自我藯藉的那個點。
當然,這只是宋遼兩國對外公開的一部分內容。
還有一部分卻是沒有對外公佈的。
那便是兩國聯合將對盤踞西北的蕭定進行圍剿。
五年之前,橫山戰事爆發,大宋大敗虧輸,十萬大軍損失殆盡,包括張超、李度在內的大將折戟沉沙於橫山戰場,蕭定的西軍一度幾乎佔領整個陝西路,京兆府外都已經出現了西軍的斥候探馬。
這一直便是大宋官家趙瑣心中不願被提及的痛。
被遼國痛揍,那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因為這幾百年來,大家揍來揍去,似乎也習慣了,被揍了,臉面上也不會過不去。
但被蕭定揍了,這便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情。
別說是官家,朝廷的官員,便是大宋的百姓,似乎也無法忍受這樣的屈辱。
找回面子,抓回那個叛逆,似乎已經成了大家的一個共識。
對於這樣的心態,遠在西南的蕭誠,曾用了八個字精闢地作了總結:
寧與外賊,不予家奴!
在大家齊心協力共討叛賊的時候,大家似乎忘記了這個叛賊曾為了這個國家立下的無數汗馬功勞,大家忘記了他的身上那為了大宋奮鬥而留下的無數傷疤。
以及,即便大家反目為仇了,這個叛賊還在竭盡所能的派出麾下,騷擾、進攻、牽制著大宋最大的敵人。
遼國不是不想拉蕭定入夥,為此,耶律俊方法想盡,但派出去的使者,根本就見不著蕭定的面,都是被哼哼哈哈的張元三下五除二被打發回來了,送了無數的財帛過去,人家財帛是要的,但事情,是絕對不辦的。
搞來搞去,耶律俊也是死了心,至此他也不得不同意他的皇后蕭綽當初對他的勸告。
蕭綽讓耶律俊不必妄費心力,蕭定,他的大哥,絕對不會被這些花言巧語所騙倒。
蕭大郎不像蕭二郎,生來具有慧眼,能夠很輕易的撥開雲霧見青天,但他卻有一顆堅定的心和對既定目標的執著與堅韌,一旦目標確定,便是九頭牛也休想拉他回頭。
耶律俊一度希望蕭定在西北立住腳跟之後,便自立為帝,這樣一來,他與宋朝便是不死不休的結局了。
可是蕭定偏偏不。
現在蕭定一路向西,整個青塘高原,向西一直越過了蔥嶺,都被蕭定的鐵騎所覆蓋,但他就是不願稱帝,連王都不稱。
飄揚在興慶府的旗幟,還是那個大宋西部行軍總管的大幡。
這便讓耶律俊有些焦慮了。
蕭定的實力,現在可不必以前了。
現在的蕭定,真是有本事動搖到遼國的根本,能讓遼國傷筋動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