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理百姓,無疑還是眷念段氏王朝,甚至還有不少人會懷念高穎德的。
這個時候如果蕭誠急於進入,毫無疑問,會被大理百姓當成入侵者。
甚至於,會把現在大理混亂的原因加諸在蕭誠的身上。
如果大理的當權者們不蠢的話,也會在這個當口, 儘量地把矛盾向外轉移,以此來團結各方,共同抵抗外侮。
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
這就不是蕭誠想要看到的了。
所以,他要讓羽箭多飛一會兒。
他要讓大理內部先打個你死我活,打得民不聊生,打得老百姓們都厭倦了眼下這樣的生活, 人心思定的時候, 才是他大舉進入的時候。
也只有這個時候,百姓對他們的反感才會被降到最低, 才更有利於以後的統治。
民心不定,則一切休提。
當然,在這之前,他要先從高迎祥這裡,謀取到一些好處以作為交易的代價。
這是必須的。
假如蕭誠什麼都不要,高迎祥反而會起疑心。
不管什麼時候,說起來免費的東西,最後總是最昂貴的,需要付出的代價會讓你悔不當初。
對於高迎祥這樣的人來講,只有對等的交換,才能讓他放下心來交易。
蕭誠在關嶺見到了高迎祥。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位大理國的將軍,或者說現在的王子殿下。
毫無疑問,高迎祥是一個美男子,劍眉星目, 身材挺拔, 一舉一動之間,儘量一位高階貴族該有的風度。
雖然臉上有掩飾不住的憂色,但卻仍然努力地讓自己不在蕭誠面前失卻了體面。
他甚至為蕭誠帶來了大理特產彌渡卷蹄。
都說三代造就一個貴族,高氏可就遠遠不止三代了。
這一點,那種從骨子裡就帶出來的東西,即便是蕭誠,也頗覺有望塵莫及的感覺。
說起來,蕭氏到蕭誠這一代,才是第三代呢。
蕭定,長年從軍,身上滿滿的都是鐵血軍人味道。
蕭誠,從小讀書,濃濃的書卷味掩蓋了他身上其它一些特質,當然這也是蕭誠刻意的結果。
唯獨,這蕭家兩兄弟,身上都少了貴族那種氣味。
看到久副盛名的彌渡卷蹄,自覺是饕餮的蕭誠笑咪了眼睛,大聲吩咐後廚多多用心,他要與高迎祥好好地喝上幾杯酒。
兩人把臂而入,相談甚歡,言語行止之間, 絲毫看不出這兩位在這兩年之間,不知勾心鬥角了多少次。
說起來六盤水這個地方,還是高迎祥幾年前當機立斷地從蕭誠手裡搶過來的呢!
那個時候的蕭誠,兵力調配不過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嘴裡的這塊肉,被高迎祥搶了過去。
不過也無所謂了,現在,這傢伙不也是乖乖地給自己送回來了嗎?
一時之間的得失算得了什麼呢?
笑到最後的,才是勝利者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