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援笑著揮手讓屋子裡的使女收拾了殘局之後退了下去,又請了趙敬坐下,這才緩緩地道:“殿下,蕭定今天的表現實在是太好了。好到只怕陛下心裡也在犯嘀咕了。”
趙敬身子微微一震,看著對方:“你這是什麼意思?”
趙援呵呵一笑,緩緩地道:“殿下,你說說,假如河北路上,如果蕭定統率的戰鬥力如此強悍的軍隊,有個十萬,不不不,只要有個五萬人,陛下會不會很擔心呢?”
“強軍愈多,父皇只怕會越高興,父皇現在可是有了北伐的心思了。”趙敬脫口而出,但看著趙援臉上意義不明的笑容,突然之間就明白了過來:“但這些軍隊,可都是老二一手打造的。”
“對啊,都是荊王殿下打造的。”趙援冷笑道:“這些年來,河北路上上下下發回來的摺子,對荊王殿下都是交口稱讚,特別是那些武將,荊王殿下手腕高超,即練了強軍,又把這些將領喂得飽飽的,他們當然是要盡說些好話了。殊不知,他們好話說得越多,官家心裡就越不安穩吧?”
趙敬一拍巴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所以說,這一次的輪戰調動,父皇是絕對不能讓老二插手的,要是連上四軍也過了他手,父皇焉能睡得安穩?”
“正是此理!”趙援點頭道:“所以殿下,這正是您的好機會。您何不向官家爭取一下,把這個職位握在手中呢?上四軍輪戰出京,河北軍調回來戍守汴梁,前前後後,只怕要長達數年時間啊!誰先去,誰後去?甚至於誰不去,豈不是由殿下一言而決?那些回來的部隊,是去一個好的地方駐紮,還是去一個窮山惡水刁民眾多的地方駐紮,豈不是也由殿下你說了算?如此一來,殿下豈不是補上了自己的一個短板?”
趙敬的短板是什麼?
當然是軍權。
因為他為了附和士林清議,招攬士大夫階層,一向是竭力反戰的。朝廷每每想要增加軍費,擴充軍隊,甚至於蓄養戰馬等,他都是不問清紅皂白,一概反對。
這也的確為他聚攏了大量的反戰主和的人氣,但這也與軍隊之間有了不小的嫌隙。
“殿下,這是一個改善與軍方關係,並趁機拉攏軍方將領的難得的機會。”趙援道。
趙援說得當然是極有道理的,但趙敬卻仍是臉有難色。
輪戰這一件事,牽涉太大了。
不說別的,光說要讓多達近十萬人的上四軍去邊地輪戰,這裡頭的阻力,就不知有多大?
這些人願意去嗎?
當然是不願意的。
誰想離開花花世界的汴梁這裡美美的小日子,去北地那種風沙漫天的地方吃沙啃土?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夠了,但還有窮兇極惡的遼人呢!
打仗,是會死人的。
這些軍隊自然不想去。他們的家眷,也都不會願意,如果把這些人都加在一起,只怕便是數十萬人的規模了。
趙敬一向自詡代表民意,如果攬下此事,便要與這些民意相背,到時候一個搞不好,便左右不是人。
“這裡面難度不小!我要好好地考慮一下。”趙敬顧左右而言他。
趙援道:“殿下,但凡想做事,都會遇到難處,只不過是看最後的收益與現在的付出如何了?這件事的好處是明明白白的。而且輪戰這種事情,那些人即便恨,又能恨到殿下身上來嗎?這是蕭定力推,陳規贊同,陛下首肯的。殿下儘可讓自己變成那個為了讓輪戰士卒們少受辛苦而不得不違背初衷擔下這件苦差事的人。”
趙敬眼前一亮:“這個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