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血常規,到腦CT,核磁共振,能想到的都做了,但都沒查出什麼問題。
對病人進行物理刺激,病人會有反應,腦部區域也會有相應的反應,但就是不能甦醒。
最後,那位病人在昏迷了整整105個小時後自然甦醒了。
病人甦醒後,醫生們給他做了個全面的體檢,病人的各項身體指標都跟正常人一樣……”
陳老把自己在《TheLancet》上面見過的一例病症詳細跟眾人解釋了一番。
《TheLancet》也就是國內醫學領域常說的柳葉刀,是世界上最悠久及目前世界醫學界最權威的學術刊物之一。
這部期刊也是影響因子最高的SCI刊物之一,其在全球醫學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該期刊自1823年10月25日問世以來,一直是全球醫學界的導向性喉舌,為其讀者提供跨地域及學科領域的世界範圍的醫學發展動態。
期刊的創始人托馬斯·威克利以外科手術刀“柳葉刀”的名稱來為這份刊物命名。
Lancet在英語中也是“尖頂穹窗”的意思,藉此寓意期刊立志成為“照亮醫界的明窗”。
該雜誌從創立至今始終保持獨立,未曾加入任何一個醫學或科學組織。
在期刊建立180多年後《TheLancet在整個醫學界的發言仍保持著其獨立性和權威性。
《TheLancet》期刊所遵循的宗旨就是:
探尋發表可引發醫學實踐變革的高質量臨床試驗;
致力於世界健康的使命以確保廣泛覆蓋來自世界各區域的研究分析。
強大的評論部和通訊部可確保對研究及回顧性文章的嚴格評審。
《TheLancet》的主張及格調則在每週由三位主編交流後而確定,優先發表的論文則透過提前快速發表。
並且《TheLancet》系列專業月刊的持續成功可確保《TheLancet》深入探討醫學中主要學科的知識。
“所以,我們的治療方案就是不做任何治療,等著病人自己甦醒?”
劉振銘聽完陳老敘述的案例後,微微皺眉,作沉思狀。
陳老點點頭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我們做了所有該做的檢查,但沒有查出任何病症,既然無從下手,就不下手,這樣最保險,或者,讓他們轉院去協和那邊看看,看看對方會給出什麼樣的診療方案。”
“我贊同陳老的意見,這也是我能想到的最優解了。”
“陳老說的很有道理。”
“……”
幾位專家聽完陳老給出的意見後紛紛出言附和。
“那好吧,我去把情況跟病人家屬說一下,是繼續留院觀察還是轉院,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劉振銘一邊說著,起身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很是客氣地跟眾人說道:
“今天辛苦幾位了,改天大家都有空的時候,咱們去醫院旁邊的隆和飯店搓一頓,我請客。”
“請客就不必了劉主任,我們也沒幫上什麼忙,受之有愧啊!”
“劉主任太客氣了。”
“都是一個科室的,難免有相互需要的時候,小劉你也不用這麼客氣,我們以後有需要你幫忙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