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安也沒想到,自己作為全世界僅有的24位,管天管地管呼吸空氣的環境觀察員之一,也有被人“環保”的一天。
他有懷疑過會不會是之前,萊莉聲稱受他指使對BBC員工汙衊的事情還有後續影響,讓一個成年沒幾天,給自個按一個環保名頭的丫頭片子就敢對他蹬鼻子上臉了。
可每天幾千萬人直播線上,卓君那裡給出的資料,他華國以外的固定線上人數不減,反而在一點點慢慢增加,對於自然環境的直播內容,甚至都不需要語言相通。
且他的國外社媒粉絲數量也沒有太大變化。
說起來,紀安從來沒有對萊莉在與bbc新聞連線中所說的事情給過正面回應,沒出現大面積掉粉的情況,連他自己都覺得意外。
細想下來,網路時代的今天,人們什麼手段沒見識過?孰真孰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畢竟已經有過洗衣粉的先例。
而說到底,終究是紀安在維龍加種豆子再運回華國,跟外國網友沒有半毛錢利益糾葛,他們又不喝豆漿。
老套路不起作用,紀安在世界範圍內人氣幾乎不受影響,想來捱了他好幾巴掌的四大糧商及其背後資本恐怕已經氣得鼻孔冒煙。
早上,直播開啟後,好多觀眾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人家開火的素材就是源自紀安的直播間。
“我去搭理她幹嘛?高中都沒畢業。”直播間觀眾想讓他正面懟回去,紀安拒絕道。
“對哦,咱小哥至少還是高中畢業。”
“這一對比,層次差距就不一樣了。”
“可不是麼,在小哥面前就是學渣。”
這話紀安表示愛聽。
“不過聽說她在國外挺出名的。”
“出名有什麼用,該上學的年紀不好好上學,過了這一陣,以後也不會出息。”
“這話我不同意,大多數人上學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好的生活條件,這些她已經有了,還上學幹嘛?”
“有道理,電子競技、演員、歌手、足球籃球運動員、甚至網紅,他們又有多少文化知識……”
直播間裡議論開來,紀安收到卓君訊息:“你真不打算回應?”
紀安:“掉份啊,不想欺負小女生。”
卓君:“你真當人人都和你一樣,光靠自己能力就可以?她一個高中沒畢業的小女生,憑她喊兩句環保口號就能在全世界年輕人當中獨樹一幟?”
紀安:“你的意思是……”
“她就是背後資本推出來,用來噁心人的一顆棋子,誰都知道現在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她借環保的名義到處攻擊,有人不方便回應,回應她反倒助長她的名聲;有人跟你一樣不屑回應,不想被人說欺負小孩;她的年齡、性別、在年輕人當中的呼聲地位,以及所從事的非文娛類的環境問題都成了她肆無忌憚到處攻擊的便利。除了媒體回應,甚至沒有一個可以跟她對擂辯論的對手。
她噁心我們不是第一次了,你要是不回應,只能被她繼續噁心下去。”
紀安想了想,這個環保少女的設定還真趕巧,有她那樣人氣、年齡相仿的大都不懂環境問題;懂環境問題的又與她年齡、地位相差太多;就和籃網的KD一樣,打誰都是錯位。
細數下來,好像還真只有自己這個屠版世界媒體頭條,最年輕的綠傘觀察員能治得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