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珊瑚礁如大大小小的島嶼、一座一座分部在海床上,還沒有密集到整體連結成一大片。
紀安和琪琪在五顏六色珊瑚之間的通道遊弋尋找吸附在海底焦巖、石塊表面的鮑魚。
而那一層層像樓房一樣壘砌起來的珊瑚“公寓”裡住戶繁多,其中就有幾個脾氣特別暴躁的。
紀安的少女技在水下也能用,觀眾看不到或躲藏,或潛伏在珊瑚空洞縫隙裡的海下生物,在他的視角中卻很清晰,只要順著飄散出來的味痕看去。
全身臌脹起來,胖乎乎、氣球狀的河豚搖搖晃晃往前遊動,進入一片自珊瑚縫隙裡飄出的斑斕味痕水域。
紀安見琪琪調皮想追胖河豚,一把抓住她腳踝。
紀安不知道味痕的源頭是什麼,但這片斑斕味痕讓他感覺不好惹。
當兩腳獸感覺到可怕,最好還是扭頭就走,不用搞清楚為什麼覺得可怕,這就是本能,在不知道情況的時候,理性與本能之間,選擇後者比較妥當,先祖兩腳獸透過血脈傳承下來的經驗教訓通常都比較靠譜。
琪琪發現腳踝被抓,踢不動腳蹼,回頭看向紀安。紀安手指往前指去,珊瑚縫隙裡鑽出一條體長1米左右,手掌寬,渾身灰褐色為底,密佈白色圓形細碎斑點的海鰻,身體幾乎沒怎麼扭動,如利劍直“戳”向搖搖晃晃的胖河豚,張開長滿尖銳倒刺利齒的巨口,尤其那雙眼睛,裡面除了原始殺戮,看不到任何情感。
海鰻從長相上就知道不好惹,性情及其兇猛,屬於海下生物中,為數不多敢主動攻擊兩腳獸的存在。
呼吸器中大量湧出的氣泡表明小丫頭被海鰻兇狠模樣驚嚇到,和她一樣,直播間觀眾
“這條魚看起來好討厭啊,身上密密麻麻全是斑點,我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
“眼神看起來超兇的。”
“這魚專門喜歡咬人腳踝,我爸天不怕地不怕,趕海的時候就怕石頭縫裡的海鰻。”
“我不在乎它咬不咬人,我只關心海鰻好不好吃?”
紀安同問。
“不好吃,刺太多,海魚裡多的是肉質好、刺又少的,反正我不愛吃海鰻。”
“臥槽!這特麼是異形麼?嘴裡怎麼還有一副牙?”一位觀眾突然咋呼。
體型偏扁的海鰻張開利嘴咬向河豚,可胖乎乎呈球狀的河豚想要一口咬住並不容易,加之海鰻潛伏突擊的第一下攻擊速度太快,將“皮球”撞了出去,等再次趕上,海鰻將嘴張開最大,咬住之後,還沒完,嗓子眼裡戳出第二副利齒,同樣咬住固定。
這幾乎就是人類對掠食類動物最深層次的恐懼,一副尖牙已經夠嚇人,它還來第二副,這也是《異形》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第二副尖牙藏在喉嚨裡,顯然更加鋒利,徹底撕破河豚面板,“皮球”迅速癟下,然後,大嘴配合張開,第二副牙咬著癟下去的河豚往嘴裡拖,直接生吞下去。
這條河豚魚不小,哪怕癟下去之後,卡在海鰻咽喉。海鰻將身體打結,腦袋從結中穿過,生生將卡在喉嚨的食物“擼”進肚子裡。
海鰻鑽回洞裡消食,對它來說,這是最後一頓午餐,河豚魚毒素對所有動物都有效。
紀安都不知道這條海鰻是怎麼想的,吃什麼不好,非得吃河豚?
已經平復下來的琪琪透過呼吸器汩嚕嚕可惜嘆了口氣,紀安看去,以他對琪琪的瞭解,小丫頭多半在嘆惜這條鰻魚不能吃了……
兩人繼續向前游去,沒多久,琪琪在向躲在海葵中,橘紅色嵌入黑色條紋的尼莫打招呼,紀安的注意力被珊瑚最底層往外戳出的兩條大約30厘米長的鬚子吸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