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史官:陛下因何焚書? > 第十一章:帝王賢德百姓福

第十一章:帝王賢德百姓福

群臣聞聲望去,卻見陳衍依舊是不急不緩的站在案几前,一邊錄寫著起居注,一邊用沉穩的聲音說道:“上曰:然大周乃禮儀之邦,於外邦來使自當竭誠相待,縱使外使失禮於前,韓卿也應該恪守禮節,不失禮儀教化。”

“中書令韓瑜曰:正所謂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陛下真乃賢君也。”

陳衍這兩句話這才剛說完,群臣之中已然有那心思活絡的官員反應了過來,明白了韓瑜為什麼願意揹負惡名,更明白了陛下為何在朝會上這般縱容陳衍。但明白了緣由的他們,此刻再想跳出來在李戡面前表現一番,卻已經晚了。

這時候大家的身份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局外人,因為這件事中,最重要的兩個角色,都已經被人給佔據,大傢伙甚至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如百官們方才所想的那樣,韓瑜可是中書令,是宰相,和宰相爭權,那還真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了。

至於和陳衍相爭,百官們更是沒想過,畢竟還有兩個倒黴蛋做例子擺在那裡呢,再說了,和起居郎這樣官小位卑的人爭權奪利,這不是在自降身價嗎……由是如此,百官們便做出了一致的選擇,那就是保持沉默。

而坐在御座上的李戡,更是被陳衍的這兩段話給說的大笑了起來。若是問李戡為何這般開心?那則是因為,陳衍給他帶來的驚喜實在是太大了,畢竟再過一會,自己就將頂著賢君的美名,被載入青史了啊!

李戡此刻想著,自己原打算選一處荒島給予東瀛,在彰顯大周體量的同時,也藉機給自己漲漲聲威。但,這小子的一番話,卻把自己給勸回來了,一來是,這小子答應為自己錄寫功名,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則是,這小子提到的科道言官們,確實,自己若是真就這般隨意的把荒島給予了東瀛,那些言官們絕對會紛紛上書諫言的。這樣的情況只會導致一個後果,那就是讓自己的威名受損。

這麼一對比,如何選擇,自然就不必多說了,現在看來,若是真的給予東瀛一處荒島,那還真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啊。

並且這個西瓜還不是一般的大啊。雖然自己不是什麼大儒,但是陳衍所說的話,他還是知道出處的,這“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其言出自《孔子家語·賢君》,即:哀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壽也.」公曰:「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賦斂,則民富矣;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公曰:「寡人慾行夫子之言,恐吾國貧矣.」孔子曰:「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貧者也.」

這段話,是魯哀公詢問孔子政事,孔子說政事有兩大要點,即民富和民壽。如何使民富呢,那就要節制立力役,輕薄賦稅,這樣民眾就能富裕起來了,那如何使民壽呢,那就要遵循禮教,遠離罪疾,這樣即可讓百姓長壽。而後魯哀公又說,寡人想操行夫子你的諫言,但是又怕導致國家貧困。而孔子則說道:君子賢德,長且大者,則為民父母,沒有子女富裕而父母窮困的情況的。

陳衍雖然只是引用了其中的一小段話,但已經足以給自己冠上一個賢德之君的美名了。自己以前怎麼沒發現,起居郎這個官職竟然這般重要,一本小小的起居注,輕易之間就能抵得過。科道言官們那如雪花一般奏摺。

彼時,李戡突然想到,自己不過是藉著韓瑜的話,稍稍維持了一下大國禮儀,這小子就給自己冠上了一個賢君之名。那接下來自己要是駁斥了那東瀛使節,這小子又該給自己冠上一個什麼美名呢?

果然,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有這小子在,何愁名利不來啊?

————————

ps:新書求收藏求推薦

剛剛讀文的時候,才發現把隨筆草稿,錯當作正文發出來了,現已修改。

最新小說: 我在春秋不當王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 庶子之徵 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帶著狙 紅樓從遼東開始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 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魏卿 東風吹我入異世 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瑪雅1441 挽明從海島開始 邪王追妻路漫漫 我看這亂世很不爽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 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 回到明朝造火箭 大唐:說書長坂坡,我帶趙雲殺瘋了 白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