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臺,點著二十八盞七星燈。
傳聞太祖皇帝,曾在此處,向天借命五百年,一朝氣吞萬里如虎,開創一統鼎盛大業。
高臺一側,站著一位老者,穿著褐色儒袍,腰間掛著白玉帶,頭戴圓帽,腳踩方鞋,他負手而立,一頭長髮梳理的整整齊齊,聽到觀星臺上的言語,明亮的眼眸中,露出驚詫的神色,然後逐漸平息下去。
觀星臺在大明宮東南,有好幾處望臺,矮的幾座,是司天臺勘察天象所用。
中間最高一座,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觀星臺,專為帝君感悟天機。
二十八盞七星燈,晃動著明亮的光芒,即使狂風暴雨,也撲不滅此等明燈。
可唯有借命的時候,方才會有明滅之變。
“陛下,出什麼事嗎?”老者開口問道。
這位老者,瞧著老態龍鍾,實則是整個儒教的掌舵人。
周夫子,尊為帝朝亞聖,還是一位帝師,一路扶持帝君登臨寶座。
他昂著頭,望著觀星臺上尊貴而高大的身影,露出驕傲的神色。
“我看到遠方,有人匯聚道行,一步跨越凝種,那清脆的破殼聲,種子的聲音真好聽。那一道碧綠的光芒,滿是生機。”
帝君喃喃說道,情緒沒有半分波動,他始終藏在黑暗中,唯有燈火映照下,偶爾露出一點衣角。
芽聚嗎?
周夫子微微愣了一下,帝朝匯聚一百零八星域的天才,更有佛寺、道庭、儒教帝朝拱衛。
每隔一陣子,都會有人覺醒道行的種子。
芽聚對普通修行人來說,頗為艱難,然而在帝星,並不是苦難之事,然而帝君說出“攪局者”三個字,那便不太一樣了。
“那瞬光很快,無法確定是哪家,大概在貴族區的範圍,這道光很奇特,帶著別樣的光澤。”
聽到這番話,周夫子鬆了一口氣,或許是陛下的獵奇吧。
“芽聚的修行者,帝都還是很多,只是攪局者,應該不會那麼巧吧?”周夫子補了一句。
“芽聚的那人,覺醒的種子,是玄種!”帝君沉默一會,一字一頓說道。
“玄種嗎?!”周夫子僵在原地,喃喃道,“還真的這麼巧嗎?”
“太祖便是玄種,帝尊大人,也是玄種,道君也是,沒想到今日帝朝,又有一位玄種之人。”帝君仰天大笑,語調平穩地道,“這樣的存在,若不是攪局者,那又是什麼?”
周夫子默然,他昂起頭,望向漫天的星辰,忽而感覺,今日夜風涼的厲害。
............
羅東打坐靜修,本以為是一宿的功夫。
直到小環告訴他,他這一坐,便是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就連準備的鱖魚,唯有拿去醃製,打算做成臭鱖魚,再來烹飪。
“七天嗎?”羅東走下雲床,感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