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殿內幾人大都還是孩子,唯有朱雄英的老子朱標,在一旁目瞪口呆,在父皇懷裡的,是自己那個小子。
雖然知道自己兒子聰慧無比,但絕沒料到,會聰慧到這種程度,把自己這個父親都給比了下去。
此時朱標很心塞,老子不如兒子,這確實是一件蠻悲劇的事,何況還是皇家。
朱雄英可不管自己父親朱標是怎麼想的,他只是窩在朱元璋的懷裡,感受著朱元璋那因激動而劇烈跳動的胸膛。
也許是因為心中情緒平復,朱元璋將朱雄英輕輕放下,鄭重的看著朱雄英,開口問道:“雄英今日說出大善之言,皇爺爺心裡寬慰,你今天要是想要什麼賞賜和要求,皇爺爺都滿足你。”
“皇爺爺此言當真?”
望著朱雄英眨巴眨巴的那雙大眼,朱元璋看著喜愛的不行:“皇爺爺是天子,說話自然當真。”
待朱雄英沉思一陣,這才說道:“孫兒知道,皇爺爺您如今厲行節儉,為了咱們大明廢寢忘食,如今一日更是隻吃兩餐;
只是皇爺爺,您早上寅時便起,申時才吃這第二頓,中間隔了五六個時辰,孫兒不想您處理政務時還餓著肚子;
所以孫兒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皇爺爺每日能給自己多加一份午膳,別太虧待皇爺爺自己,不然孫兒心裡會心疼的。”
這時候朱雄英看向了自己的父親與幾個叔叔。
似乎是明白朱雄英所意,朱標也過來勸道:“父皇,雄英說的不錯,兒臣每日同父皇一起處理政務,一到午時,胸口亦是常常餓得難受,您每日政務比兒臣還要繁多,若是您不保重身體,兒臣於旁,同樣心疼。”
“父皇,皇兄與英哥說的對,您就給您自己每日加個午膳吧。”
……
朱雄英幾個皇叔此時也開口勸慰,這時朱元璋眼睛微微發紅,看著眼前的孩子們,口中喃喃:“好孩子,都是咱的好孩子。”
“傳旨!”
朱元璋話音剛落,天子侍從中貼身書記官躬身而來,聆聽聖命,準備記載。
“從今日起,每日午時加一餐,宮中改兩餐為三餐,皇妃、親王都按此例用膳。”
見書記官寫好,朱元璋對著貼身宦官繼續開口:“派些人去告知後宮諸妃。”
“奴婢遵命。”
待宦官出去傳旨後,朱元璋望著懷裡的大孫子,口中笑道:“爺爺這麼做,雄英可滿意啦?”
“嗯,孫兒滿意。”朱雄英笑著連點了幾下頭。
望著自己的大孫子與兒子們,朱元璋心裡感慨,兒孫之樂,今天總算享受到了。
“對了,這幾日你怎的不去尋你皇祖母,要知道,你皇祖母可想你想的緊。”這時朱元璋想起馬皇后對自己的嘮叨,雖然之前長子朱標說雄英在家讀書,但老朱可是有點不信。
“這幾日孫兒在東宮讀書,這才沒去向皇祖母問安。”朱雄英望了自己父親一眼,這才又道:“孫兒這幾日也想皇祖母,準備待會就去找皇祖母那。”
“去你皇祖母那不急,剛剛皇爺爺聽雄英你說在東宮讀書,和皇爺爺說說,都讀什麼書啊?”
“孫兒在東宮,讀的都是三字經和千字文,偶爾也會跟著父王讀著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