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來人進來,朕親自問他。”
此時站在殿內的朱標見此,心裡也不由開始為自己兒子擔心:“唉,雄英這孩子平日裡那麼聰明,今日怎麼如此糊塗;父皇已嚴令宮中之人每日食兩餐,往日雄英平日裡在東宮吃三餐,已是違逆聖命,父皇對此,已經佯為不見;
但今日雄英居然帶著我那幾個弟弟一起胡鬧,這番父皇想要裝看不見都不行;
唉,算了,待會若是父皇怪罪,看來又得我這個父親給他背責了。”
須彌,負責保護朱雄英的暗衛已進入殿內,朝著朱元璋跪拜道:“拜見皇上。”
“起來,朕問你,太孫他們為何會去往御膳房?”朱元璋的語氣裡聽不出喜怒,威嚴中還帶著平淡。
站在旁邊的朱標,心裡已經在慢慢盤算,到時該找個什麼理由,來騙…不對,來解釋給父皇聽。
“回稟皇上,太孫殿下與幾位皇子去御膳房,乃是欲要給皇上做一次飯。”
“給朕做飯?”朱元璋聽完心裡好奇,這大孫子怎麼想起給自己做飯來,於是口氣中嚴厲許多:“你將今日太孫之事都說一遍,記住,一個字也不準漏。”
於是那暗衛事無鉅細的將朱雄英今日所行所言都講述了出來。
這暗衛在講述過程中,井井有條,頭頭是道;在談到太孫殿下心疼皇上每日操勞、怕處理政事餓著的時候,甚至自己已經完全帶入到了皇太孫身上,在複述朱雄英的話時,感情十足,動人不已,甚至比朱雄英自己講的都要更加令人觸動。
也許是這暗衛講的太過感人,又或許是為朱雄英的孝心所觸,朱元璋的眼睛微微一酸,差點掉下淚來。
他朱元璋是苦出身,他曾經也是貧苦大眾中的一員,在其落魄、飢苦的時候,他也希冀有人搭救他,當他走了一天,敲開一扇又一扇門都毫無收穫,獨自一人臥在山崗,忍受寒冷和飢餓時,也希望有一個不缺食物、溫暖的地方供自己棲身,這是一個既簡單又難以實現的願望,那時的粗茶淡飯、半飢半飽的生活告訴了他,一粥一飯,俱是來之不易。
而當上這個大明皇帝后,他心裡深知,百廢待興的大明皇朝,還有無數百姓在忍飢挨餓。
所以他以身作則,力行節儉,禁止一切奢華,飲食上亦是如此,樸素至極,每日膳食不過都是些家常菜餚,並無珍饈美饌。
他下令每日定例進二餐,食物也儘量精簡,除了對自己詳加要求以外,對親王、后妃的飲食也從不優待。
他為了大明,為了百姓,他幾乎付出了全部,只留了一小塊,來放置自己的親人。
作為帝王,他同樣很孤獨,是心裡的孤獨,他想要老百姓那般的兒孫之樂。
只是他是皇帝,在孩子面前,他永遠都只能是一副嚴父的樣子,他也想放下面具,同孩子們說說心裡話,但是他不能,因為他是君,兒子們都是臣,君不能在臣的面前露出軟弱的一面。
能讓他放下偽裝嚴父面具的,只有結髮妻子與未來同樣是君的長子。
當然,現在也有自己的大孫子朱雄英。
“唉……好孩子,好孩子啊!”朱元璋深深一嘆,收住將要流出的眼角的淚水,又朝著那暗衛狠厲說道:“記住,以後保護好太孫,他要是掉了一根頭髮,我扒了你的皮。”
那暗衛忽然渾身一緊,趕忙拜道:“請皇上放心,臣毛驤定會護得太孫殿下週全。”
“嗯,”朱元璋大手輕輕一揮:“退下吧。”
毛驤聞令後,便緩慣退出大殿,只是至殿門時,似有人用目光在看著自己。
朱標收回目光,心裡放鬆許多,同時不由在心裡想到:看來今天雄英不僅沒闖禍,反而得了父皇的心,還有那個毛驤,也是個人才,日後倒可以讓他來盯著胡惟庸。
“標兒。”
“父皇喚兒臣何事?”
“雄英你教的很好,純孝仁德,真乃賢孫。”朱元璋看著神色放鬆不少的長子,心裡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