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叔您可別瞎說了,周梅林人家也不缺人脈關係。”錢宸連連否認。
他的專案之所以好過,那是因為他自我嚴格要求。
和家裡有親戚在體系內有半毛錢關係啊。
就算我二表哥是文化那邊的,難不成他還隔三差五的去人家門刷刷臉,為我這個表弟開綠燈不成。
“我覺得可以搞,周梅林蠻有水平的。”於老闆也贊成。
當然,他不是贊成周梅林有什麼人脈關係——人脈關係有個毛用,在這個環境裡,你成與不成,都是某些人一句話的事情。
而且都不需要直說,稍微暗示一下,你就萬劫不復了。
而你的後臺,拿去和人家比一比,比不過的話,你的後臺都要自己反省。
“這部劇目前還在打磨劇本,具體什麼時候打磨好我也不知道,不過從聊天中,能夠看得出周梅林的想法已經很成熟了,估計也就明年的事吧,有了投資之後他估計更快。”錢宸懶得再辯解什麼了。
他錢某人憑本事做事,卻偏偏被人誤解。
你們再這麼欺負我,我就去和我親戚說一說。
“大概需要多少錢?”資本最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不超過一點五億,但是肯定得過億,這種型別的片子,大家也知道,不太可能找小鮮肉什麼的出演。”錢宸是自己估算的。
周梅林八字沒一撇呢,都沒敢算算需要花多少錢。
“那就分成十份好了,你們兩口子要投多少,你們乾脆先拿,拿完之後你們再分。”於老闆給出了個主意。
一部電影要花多少錢做出來,這不是一個容易確定的數字。
就比如,迪士尼和傑瑞·布魯克海默非常希望能再整一部《加勒比海盜》。
於是就把希望寄託於德普的《獨行俠》,預算從最初的7000萬美元膨脹到高達2.25億美元之後,這部電影仍然沒有獲得廣泛的好評,也沒有收回成本。
《泰坦尼克號》也是一樣,從1億美元開始,最終膨脹到2億美元,似乎與詹姆斯·卡梅倫的自負相當。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狠的。
《埃及豔后》那才叫一個空前絕後。
導演的最終預算是最初200萬美元預算的22倍,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為3.39億美元。
華麗的佈景重現了古羅馬,伊麗莎白·泰勒700萬美元的片酬也為這部影片的鉅額預算做出了貢獻,使其成為迄今為止製作成本最高的影片。
該片還曾讓福克斯公司面臨倒閉。
由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埃及豔后》的翻拍工作已經進行了多年,但原作預算的恥辱讓任何人都不敢繼續這個專案。
嗯,這部翻拍之作的導演是李諳——他在好萊塢確實很有排面。
大機率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就算是錢宸這樣喊出成本,分割成一份份讓大家認領,也完全有可能後續追加投資。
花不完是不可能的。
這世上根本不存在花不完預算的導演,那簡直就是整個導演圈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