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玩脫了,把自國家都玩沒了。
但李世民這次就簡單多了,既沒有勞民傷財,也沒有調天下兵馬。
僅僅動用了不到十萬大軍罷了。
在場眾人皆認為,高句麗萬萬無法和大唐正面開戰。
若是步步為營,拿下高句麗不成問題。
也就是說誰去領兵打仗,完全就是把功勞送到他面前了。
李世民沒有任命李軒為主將,但先鋒大將可意味著頭功。
誰都沒有想到李軒既然拒絕了。
秦懷玉急得直對李軒示意,讓他答應下來。
可李軒不管眾人如何表情,不動如山。
李世民笑了笑,說道:“你乃我大唐新一代最為勇猛的將領,此番征伐並無大危險,且去歷練歷練,也是好事。”
李軒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依舊繼續拒絕,不願意擔任責任重大的先鋒大將。
李世民微皺眉頭,猜不透李軒的想法。
“不過這次你們年輕一輩去了不少,你也得去看看。這樣你就跟著李勣,作為他的副將。”
這句話幾乎是拍板決定的事情,李軒不答應也不行了。
接下來,便是李世民調兵遣將。
貞觀元年,唐太宗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從萊州走海路向平壤進軍。
又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六萬,以及蘭、河二州歸降的胡人,向遼東進軍。
散朝後,李世民沒有留下任何人,讓眾人回去準備,定在三日後出發。
李軒本來想和李勣說說話,不過他並不認識李勣。
問了一番才知道,李勣壓根沒來。
準確的說,應該是幾日前李勣已經出發前往幽州了。
到時候唐軍幾路大軍共同匯合幽州,李勣所率領的大軍最為路遠,因此李勣早早就出發了。
“大哥。”
秦懷玉追上李軒,笑道:“沒想到大哥居然也去。可惜我不是和大哥一路的。”
李軒見他滿臉笑容,拍了拍他腦袋,提醒道:“上戰場是要死人的,你小子悠著點。”
秦懷玉不以為意道:“上了戰場就要有隨時戰死的準備,怕這怕那,還不如不去。”
李軒笑道:“想法是好的,不過凡事慢慢來,我等上戰場只是為歷練,不是讓你冒失去貪軍功,白白丟了性命。去了多和張總管學習學習,以後有你立功的時候。”
這次秦懷玉跟著張亮。
秦懷玉嘿嘿笑了笑,忽然道:“大哥,剛才你怎麼不當那個先鋒大將啊?”
“有什麼好當的,你以為先鋒大將就是首功不成?”
“當然。”秦懷玉道,“高句麗就是紙老虎,如何能抵擋我大唐軍威。”
“好處就讓給別人吧,我把什麼都佔了,別人會不爽的。”
李軒笑了笑。
李世民第一次征伐高句麗,雖然沒有徹底打下,但其實也算是一場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