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珝的心思,他多少有些不知道,但在太原府的時候,有些有意迴避。
這麼久不見,他心思都淡了。
沒想到武珝會直接追到長安,雖然表面上是說來看他。
但人家一個大姑娘,千里迢迢前來長安,這已經不是看不看的問題了。
對於這一點,李軒不能視而不見。
只是沒想到李清影的做法這麼猛烈,讓他都有些被嚇倒。
但話說回來,雖然嚇人了點,但速戰速決,若是武珝沒有意見,李軒反倒喜歡這樣的做法。
他的感情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不在乎多點或者少一點。
就在另外一個時空,一代女皇將要以妾室的身份進入李府,嫁給逍遙王李軒的時候。
李世民也開始了他的征伐高句麗計劃。
李世民的壓力很大,雖說成功擊退突厥,但其實也只是議和。
突厥並沒有什麼損失。
突厥回去後,依舊屢屢犯邊,動作不大不小。
每當唐軍出擊的時候,突厥立即回撤,絕對不和唐軍接觸。
也並沒有打的意思。
一副只是佔點便宜的樣子。
唐軍還真不能主動出擊。
畢竟盟約在那。
這些李世民不太關心,他看得出突厥沒有真打的打算。
而且李世民也不想和突厥開戰。
但他想和高句麗開戰。
一來他登上九五之尊位置是殺兄弟得來。
名聲很不好聽,急需在大家把注意力轉移到其它方便。
打仗是很好的出路。
尤其是打高句麗。
前朝三打高句麗都沒有成功,關中百姓雖然極恨楊光暴虐無道,但對於讓他們吃了敗仗的高句麗,恨意也不會低於楊廣。
若是李世民能打下高句麗。
無疑會極大的洗白他殺兄篡位的名聲。
因此這個想法一旦產生,就像是雜草一般瘋狂生長。
在李世民心中徹底生根。
現在他只是需要一個契機。
武珝在府裡住了下來,兩人雖沒有成功。
但武珝就是武珝,真住下後,並無任何羞澀之意。
已經和李清影和崔如意以姐妹相稱,對於李軒更是落落大方。
表現的絲毫沒有待嫁少女的不安。
現在兩人就等著武珝父母那邊的訊息了。
對於李軒不能親自去,武珝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