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學的御守驅魔社團終於來到了計劃的第一站——妙法寺。
和華夏的寺廟差不多,只不過建築風格上更多體現的是濃濃的唐宋韻味。
大大的廊簷,吊掛著不少鈴鐺,在山風的撫摸下,發出清脆的聲響。
沒有圍牆,站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妙法寺的建築。
“大家可以休息一下,喜歡參觀一下的給半個小時的時間。”社長髮話了,小隊暫時解散。
霍迪斯第一次參觀本地寺廟好奇的轉了起來,慧子跟著他作出解釋。
“要不我們先去請一個繪馬吧”。雖說自己也是神社的嫡傳女子,來到了妙義山,清遠慧子的一舉一動表現的十分恭敬。
兩個人往前走幾步,在拜殿附近的一處架子上掛滿了木牌。
這些木牌(更確切地說是獻納匾額)就是繪馬,翻譯成漢語的話應該稱為“祈願牌”比較合適。
木牌正面是彩色的圖案、背面是善男信女向神明祈求、希望達成的心願,落款還有許願者的名字。
為什麼是繪“馬”而不是繪“羊”繪“牛”呢?
據《續日本紀》記載,在奈良時代,人們認為馬是神的坐騎,所以日本古時候要用活馬來獻祭神明,但總是用活馬當供品成本很高,且寺院或神社方面照顧起來也比較麻煩。所以人們開始將木頭、紙或者土做成馬的形狀當供品來代替活馬。
從平安時代開始,畫在大塊木板上的繪馬開始流行。到了江戶時代,透過繪馬來祈求平安和生意興隆的行為在民間普及開來。如今普遍使用的小型繪馬,在當時也初現雛形。
花了一千多日元,清遠慧子請出了兩個木牌,遞給了霍迪斯一個,自己拿筆開始寫了起來。
“想不到我一個神王還要向別的神祈福~”霍迪斯撇撇嘴,就當是入鄉隨俗了,提起筆來刷刷寫了幾行字。
慧子鞠躬完畢偷偷看了一下,就見霍迪斯繪馬上寫的是:
身若神明來拜神,無聊無奈小天真,待到夫妻團圓日,與爾盤膝悟紅塵!
霍迪斯寫完就要把繪馬掛上去,慧子驚呼聲中連忙阻止了。
“霍迪斯君,千萬不可在神靈面前胡言亂語,趕緊藏起來!”看她焦急的模樣,霍迪斯搖搖頭。
給你們的神靈長臉了是不?老子偏不。
一伸手把最上面中間的繪馬給摘下來,把自己這個給掛了上去。
清遠慧子剛要阻止,猛的身後傳來“阿彌陀佛”的僧號,回頭一看,是一個六十多歲支援打扮的老者早就站在了那裡。
完了,這些麻煩了。
霍迪斯倒是不在意,住持卻微微皺著眉頭,不過涵養很好,朝霍迪斯鞠躬一下。
“這位施主口氣有些大了,我妙法寺供奉的菩薩金剛皆是知名神靈,可否將繪馬取下來?否則佛祖怪罪,施主會受到懲戒的。”
霍迪斯扭過來挑挑眉毛:“住持大人,沒事。我說的是實話,菩薩佛祖我都敬佩,但是與我稱為好友也不為過。”
“哎,造孽呀!”主持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身為一個大靈師巔峰的存在,世界上與他本領相近的人不多,也是有個小脾氣的,要不是看對方年輕,早就開口呵斥了。
“施主年輕氣盛,老衲不怪你,但是一定要心誠,萬萬不可作出逾越之事,也罷,我就替施主請下這非罪之過。”
說完老和尚就要伸手去摘繪馬,霍迪斯就有些不高興了。
老主持突然伸出去的手就不動了,似乎有一個透明的牆壁出現,知道是一個結界。
猛的就是一愣神,回頭驚異的看著霍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