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邯鄲城的鬼子在密謀著什麼,武安的一個小村子磁山,也就是前面說到的重要鐵礦石出產地,十幾個人正在一個四合院開著會。
北屋,正對著大門的主位,一個包裹著白毛巾的李來順朝著腳後跟磕了磕菸灰,說道:“上面的訊息大家走知道了吧?不知道是哪個隊伍出的手,沒有任何預兆的就擊殺了三十多個鬼子,哪個王三狗也死了。”
“老書記!我這裡也沒訊息。”說話的是一個精明的小夥子,年齡二十來歲,姓胡,叫胡海山,為人聰明和機靈,擔任著磁山支隊的偵察員,很多資源都是他這裡先知道的。
磁山村幾大姓,以李、張、王、胡的人最多,也是革命游擊隊的主要成員最多的家族。
李來順皺著眉頭,雖然消滅鬼子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尤其是那個漢奸,幾乎是人人拍手叫好。不過接下來就是鬼子狂風暴雨的報復了。
大家來看,老書記指著桌子上的地圖說道:“鬼子從武安過來,那邊的隊伍人數不到兩百,根本就無法正面接戰,肯定戰事會到磁山。我們這裡也就幾十個民兵,大家都想想辦法,怎麼保護村子裡的人。”
革命的隊伍為人民,出生於人民,服務於人民,這是最基本的宗旨,因此每一次作戰前,必須把老百姓的安危考慮在第一位。
胡海山站了起來,把自己知道的敵我的資料簡單概括了一下,並且提出瞭如何轉移百姓,儘可能保住財產幾條建議。
邯鄲城一個少佐坐鎮,有兩千鬼子駐紮,至少留五百人保護本地軍事,五百人提防背面邢臺的游擊隊,五百人防禦山東來的隊伍,五百人防止河南的隊伍。也就是如果出兵武安,最多就五百人。
這五百人起碼兩百到三百人鎮守武安,剩餘也就一百到兩百人會四處掃蕩。武安周圍有十幾個村子,這麼分散的話其實人也不多。怕的是白狗子的參與。
白狗子就是偽軍,拿老百姓的稅幫鬼子辦事,還熟悉本地的地形和風俗人情,是比較棘手的。
最後磁山支隊決定,以磁山為中心,聯合周邊的八特,羅峪、劉莊等與鬼子的隊伍打麻雀戰,這裡要知道,因為白洋淀的事情,很多村子也都修建了地道,雖然沒有那麼多,對付這個時期的鬼子來說是綽綽有餘了。
如果勝利了還好,如果失敗了,就跟隨老百姓往東鼓山隱藏起來。
東鼓山在地理上稱為北鼓山,因為在磁山的東部,被當地人稱為東鼓山。這座山頂部同樣有大量的石雕,與四大石窟不同,只是在數量上較小,不過雕刻藝術是不同的。
過了東鼓山的石窟比較聞名,最厲害的是它連綿不絕,如果繼續走山路往東二十里,就有著“小鬼道”的稱號。
“小鬼道”可不是值得膏藥過的人,就是地府的小鬼走的道路,據說裡面有大量的奇怪事件發生,至今也沒有被專家解釋清楚。
那邊早就被周圍的游擊隊提前設定了防空洞,儲存了大量的生活物資和糧食,確保戰爭不會波及那裡。
“事情就這麼定了。”老書記兼磁山村游擊隊隊長,直接拍板決定了。
這類的決定已經在同時發生在邯鄲周邊的很多村鎮,一個個子彈上膛,後路佈置好,就等與鬼子們周旋了。
霍迪斯自己還不知道因為這個事情引發了一場大地震。之前從鬼子身上翻出了不少的錢,霍迪斯端著一碗拽面正美滋滋的吃著。
武安拽面不同於蘭州拉麵,和山西褲帶面,基本以和麵的時候加一定比例的鹽來操作,這樣的面出來特別筋道。食材就地可取,葷的素的都可以。
最後老闆又在面上撒了一層芝麻鹽,增加了整個美食的純度。
“哧溜,哧溜!”麵館的人不少,到處都是細麵條的聲音,北方人說話聲音比較大,霍迪斯吃的時候就聽到了不少人議論白天發生的事情。
“老闆!結賬!”霍迪斯摸了摸嘴,這裡沒有餐巾紙,擦嘴用的是一種褐色的草紙。
看來以後的日子就是走到哪裡品嚐到哪裡,還不錯,霍迪斯哼著小曲兒走出了飯館。下一個目的就要去拜訪一下鼓山石窟,因為那裡遠遠的有一道神秘的聲音在呼喚自己。
和幾個老鄉聊了幾句,他知道了那個方向是有座佛教石窟,難道是這個世界的引導者嗎?
霍迪斯現在有錢了,這個時間騎馬也不算很異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霍迪斯騎著一匹雜色的馬按照指引的方向開始前行。
武安距離邯鄲也就三十多里地,這個時代還沒有娛樂建築,也沒有快速路和柏油路,堅硬的泥土道路就是官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