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雪的微信讀者群裡經常有小夥伴問:
“上雪,能不能推薦一些財經類的書?”
“上雪,我的錢現在應該投哪支股票?”
“上雪,某某板塊某某公司到底好不好?”
“上雪,財務報表應該怎麼看?”
“上雪,如何才能做好家庭理財規劃?”
這些問題說來慚愧,以上雪我的知識儲備,雖然我能在小範圍的群裡給出一些建議,但這些建議有時候往往只適用於一部分人,甚至只適用於我自己,並不能解決那些依舊對財富管理有困擾的讀者。
因為對於不同風險偏好、不同資產規模、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甚至擁有不同親戚朋友愛人同事的投資者來說,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往往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至今還覺得,不用學理財,也不需要提高財商,有了錢買房子就好了。
說真的,如果你還停留在用房理財,以房養老的認知階段,那麼等三十年後你退休了,可能你的資產會被通貨膨脹沖刷得連中低端養老院都去不起。
如今的中國房地產早已過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不少三四線的房子正在失去流動性,當代即便是人口淨流入的二線城市房價也出現了增長乏力的情況。
甚至GDP不斷創新高的一線城市大部分片區的房子,也在國家嚴厲的“房住不炒”的利民政策下橫盤震盪,能夠持續上漲的地方將會越來越少,而作為普通老百姓,依靠買房賺錢實現家庭財富增值的難度也將越來越大。
上雪在《經城之雁子谷》裡提過,一個國家房地產發展短期看政策、看地段、看產業群、看土地供給,但長期看的一定是人口,沒有一個人口老齡化國家在無外來移民的情況下房價可以長期穩定上漲,而中國未來二三十年面臨的問題正是人口老齡化。
任何利民政策的出臺,不管多密集,力度多大,只要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幸福指數不斷上升,人口生育意願必然下降,所有的宏觀調控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儘量延緩人口下降的增速。
劃重點:只能延緩增速,並不能逆轉趨勢。
故在未來,中國家庭理財的大頭將會慢慢從房地產轉移出來。
轉去哪裡呢?
只有一個地方可以去:資本市場。
一個有效健全的資本市場毫無疑問可以最大限度地助力實體經濟,值得慶幸的是,我國的資本市場正在飛速發展,穩步完善,只要我們懂得如何投資,構建適合於自己的投資體系,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裡那些優質公司給自己的財富增值和保值。
只不過,當我們有這樣的投資意願和需求時,市場上海量的財經類書籍讓我們看花了眼,這也是上雪的讀者們經常在群裡抱怨的事情:
上雪,書太多了,根本沒時間看;
上雪,好多書太專業了,根本看不懂;
上雪,為什麼這些財經類書籍都這麼雜?
《戰勝華爾街》《窮查理寶典》《低風險投資之路》《小狗錢錢》《量化投資》《長尾理論》《查理芒格原則》《小島經濟學》……
市面上的財經類書籍如果排列起來說不定可以繞地球幾圈,完勝香飄飄奶茶。
不怪大家,因為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很雜的學科,不說經濟學,單單是經濟學裡的一個細分學科金融學就是一個大雜燴,上雪本科學的就是金融,學了四年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