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巴菲特來說,格雷厄姆算是他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男人,而第二個重要的男人,就是他一直相伴到九十歲的好基友查理·芒格,回頭上雪帶大家好好研究《窮查理寶典》,讓大家深度認識認識這位老兄,畢竟能跟巴菲特這種等級的人當幾十年“閨蜜”,自己也是要有一定本事的。
芒格比巴菲特大6歲,也是奧馬哈人,從小還在巴菲特家的雜貨店打過工。
他是法官的孫子,律師的兒子,自己跟兩任妻子又生了一大堆孩子,孩子的個數差不多可以組一個足球隊了,所以查理每天都要賺錢,賺的還都是辛苦錢。
有一大堆孩子要養的男人總是對金錢有極度的渴望,於是當芒格遇上了特別愛賺錢,還特別愛教人怎麼賺錢的巴菲特,便兩眼直冒金光,從此跟巴菲特如膠似漆,兩人關係不是婚姻,但勝似婚姻。
巴菲特在跟芒格第一次會面的時候,他掌管的金額就已經超過了100萬美元。
當時巴菲特發現市場上撿菸蒂的機會越來越少,但自己掌管的資金又越來越多,所以必須想方設法找投資標的才行。
巴菲特在在市場上找啊找,發現找出一家價格便宜的好公司真的不太容易,所以只要他找到了,他就咬著不放了。
比如一家原本做地圖的桑伯恩公司,巴菲特買來把它賣給了自己喜歡的保險公司,然後桑伯恩隨著保險業併購,慢慢的更像一家保險公司了,巴菲特一路買買買,最後竟然持股總數達到了公司總股本的三分之一,都有資格進入董事會了。
巴菲特進入董事會後提出的意見自然是:把公司賺來的錢回饋給股東!
當時美國剛經過大蕭條沒多久,大多數公司賺點錢不容易,誰都不願意把才賺來的錢馬上就分出去,於是巴菲特這條建議直接被公司管理層駁回了。
巴菲特氣急敗壞,心想你們這幫兔崽子不聽老子話,那老子就繼續買你們的股票,買到控股,到時候控制權在老子手上看你們誰還敢瞎逼逼。
於是乎,巴菲特真的開始進行他的野蠻收購,並且他真的成功了,他拿到了公司的控制權。
但是拿到控制權後,股市走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巴菲特覺得手裡的股票被高估,於是乎想把手裡的資產都變現,這個提議又被公司董事會拒絕了,但是巴菲特當時已經實際控制了這家公司,所以如果管理層不採納他的提案,他可以舉行特別董事會把這幫管理層都踢了,於是最後,巴菲特驚險地取得了勝利,在這次投資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巴菲特因此一戰成名,一堆人求著給他送錢讓他幫忙管理,而巴菲特的業績仍然很穩定,他4年翻了2.4倍,每年的投資收益率在22%左右,而同期市場的投資收益率不到10%。
1962年,巴菲特看上了一家叫做丹普斯特磨坊製造公司,巴菲特在這家公司上又故技重施。
巴菲特看到這家公司的帳面價值是72美元,但是股價只有18美元,所以很明顯這是一家菸蒂公司,也就是說即便把公司的所有資產拆開來賣,全部清算掉,按當時的股價買進去也能賺錢,於是巴菲特就果斷買買買,買到最後又獲得了公司的控制權。
撿菸蒂+買到控股,最後等市場行情好了再高價賣出的打法在當時的巴菲特看來簡直是無懈可擊,但這次他錯了。
這家公司因為管理經營不善,採購了過多的配件,最後又沒法合理利用,導致公司最後竟然連銀行貸款都還不上了。
最後結果可想而知,銀行開始上門拿那些貨物去抵押,此外各種債務也是紛至沓來,公司都快倒了。
巴菲特自己也是沒招了,這個時候他的好基友芒格閃亮登場,給巴菲特介紹了一個很牛逼的CEO——哈利波特。
哈哈,你們沒看錯,上雪也沒打錯,就是哈利波特,這個哈利波特雖然沒上過魔法學校,但在現實世界裡基本上跟會魔法也沒有區別。
他接任公司後,大刀闊斧的改革,最後居然讓這家債務纏身的公司居然起死回生了。
巴菲特也是玩怕了,他想著的是趕緊扔掉這塊燙手的山芋,於是乎在報紙上到處刊登廣告,說要出售公司股票。
(那個時候買賣股票沒有現在容易,如果上雪活在那個年代,想把手裡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出售,我可以選擇跑到小區樓下揮舞著股票叫賣,問路人有沒有人要買,或者我到處貼告示,登廣告,告訴大家我的股票要出售了……)
因為巴菲特生活在那個年代,所以他想快速出手股票只能是登報紙,但是一登報紙大家就都知道了,尤其是為那家公司工作企業創始人和老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