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德妃?
很多重臣都曾經見過這位被公認為“賢德良淑”的嬪妃,只不過在四皇子劉贊犯事之後便幽居靜寧宮中,從來沒有出現在公開場合。今日情況特殊,如果她依舊沒有出現,自然會惹來朝野物議,再者誰也沒有想到她會在這個時候突然發瘋。
雖說那陣笑聲頗為刺耳,可月臺上站著的重臣哪位不是久經風雨,並不覺得德妃的出面會干擾到立儲大典,甚至不需要開平帝動怒,陳皇后一言便可令宮女將其帶下。
一個因為皇子謀逆伏誅的妃嬪幾句瘋癲之語,顯然不會造成多大的風浪。
故而局面依舊平穩。
他們只是感嘆這位德妃娘娘形容模樣彷彿完全變了一個人,往昔的沉靜內秀消失不見,即便刻意裝扮過,那深陷的眼眶和慘白的臉色,在大白天依舊顯得瘮人。
宮中最重規矩,在德妃站出來的那一刻,陳皇后便輕聲道:“德妃,這裡是什麼場合,豈能胡言亂語?無論你想說什麼,等回宮之後再向陛下奏請。”
話音剛落,便有數名身姿矯健的宮女走上月臺,向德妃快速靠近。
可是德妃卻像身後長眼一般,不等那些宮女來到跟前,忽然從寬袖中亮出一柄鋒利的匕首。
“住手!”
“護駕!”
下方數位重臣同時厲聲呵斥,廷衛們立刻有了動作,後宮眾人驚撥出聲,大皇子劉賢更是想也不想起身攔在開平帝身前,局勢稍顯混亂。
這時開平帝忽然出手,將劉賢拉到一旁,上前兩步平靜且漠然地望著不遠處的德妃,沉聲道:“退下!”
周遭為之一靜。
人們此刻才看清楚,德妃依舊站在原地,並未移動分毫,她手中的匕首也沒有向前伸出,而是橫在自己的脖頸之上,冰冷又鋒利的刀刃貼著她的咽喉。
德妃幽幽道:“陛下,若是您不想讓臣妾開口,臣妾便一個字都不說,只用滿身鮮血恭賀太子殿下立儲之典。”
語調雖平靜,話裡藏著的恨意卻昭然若揭,更令人心中發寒。
沒有人懷疑經過喪子之痛的德妃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但是周遭重臣更不理解的是她為何能夠攜帶兵刃進入太廟!
廷衛和禁軍自然不敢去搜檢後宮嬪妃,可是以開平帝對皇宮的掌控力度,出現這樣的紕漏顯然意味深長。莫說早已被監禁幽居的德妃,就連陳皇后和吳貴妃身邊都有鑾儀衛培養出來的宮女,她們對此心知肚明,只是不會拆穿點破,畢竟這些宮女還肩負著保護她們的職責。
德妃竟然能夠帶著一柄匕首來到太廟,毫無疑問是鑾儀衛內部出了問題,太史臺閣也難辭其咎。
月臺下方,鑾儀衛副指揮使陳安滿頭大汗,一貫沉穩的他此刻已然心亂如麻。他進入鑾儀衛八年之久,對內部的人員底細調查過無數次,所以才會讓十三年前入鑾儀衛的齊徽負責靜寧宮的一應事務,可是萬萬想不到會在這個時候鬧出大麻煩。
陳安一時間無計可施,因為德妃那柄匕首隨時都有可能割下去,一旦讓她在立儲大典上自盡,天家和朝廷都將淪為天下最大的笑話。
當此時,他下意識地看向對面那位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