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定國的官職爵位不及四方大將軍,但他在西吳軍方體系之中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連都統院的軍令都可以不管不顧,蓋因他是宣武帝一手提拔起來的武勳,稱得上心腹之中的心腹。與他相似的還有安陽龍騎主帥顧秋道,皆是西吳軍中地位超然的人物。
宣武帝對他的要求便是看住虎城數萬大軍,在細節決斷上則給予他極高的自主權。
兩軍前鋒已經展開廝殺,然而吳軍側翼的一萬精騎依舊不動如山。
呂定國凝望著前沿陣地的戰局,皺眉道:“梁人究竟想做什麼?”
身旁一群軍務襄贊面露沉思,卻沒人敢輕易開口。
虎城守軍只要據城不出,莫說呂定國麾下這五萬兵力,縱然再翻一倍也不可能攻破這座純粹為戰爭打造的堅城。對方主動出戰完全出乎呂定國的預料,此戰若有丁點閃失,極有可能導致虎城再次易主,那對整個戰局將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
片刻過後,一名親信小心翼翼地說道:“大帥,梁軍會不會是想效仿當年舊事?”
呂定國目光微凝。
所謂當年舊事,指的是十多年前裴貞領軍深入高陽平原,除去最開始在張青柏手中吃了一個悶虧,後來一路連戰連勝,西吳二十餘萬大軍圍追堵截,最終還是讓他撤回梁吳邊境。
如果戰事就此結束,雖然裴貞成功解除邊境的危機,但西吳並未遭受太嚴重的損失。然而當時駐守虎城的那位倒黴侯爺自以為可以抄截裴貞的後路,便領軍出城擺開陣型。結果無須贅述,看似形容狼狽的梁軍士氣旺盛,裴貞親自領軍衝鋒,僅僅不到一個時辰便大敗吳軍,然後順勢奪取虎城。
呂定國回憶往事,緩緩道:“你是想說,梁軍在主戰場一定會取勝,所以虎城守軍想要截斷大軍的退路?”
那人連忙道:“小人堅信陛下一定能大勝凱旋,只不過梁軍多半會心存幻想。”
“大帥!前軍求援!”
傳令官急促的聲音打斷了呂定國的思緒。
果不其然,前軍陣型出現鬆動的跡象,呂定國的目光愈發凝重。
虎城守軍乃是梁國邊軍之中最強的精銳,這一點毋庸置疑,故而宣武帝留給呂定國的這支軍隊同樣是久經戰陣的邊軍主力,然而面對梁軍極其兇猛強橫的攻勢,吳軍竟然有些難以支撐。
呂定國忽然想到一件事,對面的梁軍這些年一直困於城中,基本沒有機會參與大規模的會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同袍建功立業,可謂心裡早就憋了一股火氣。
每一場戰爭的勝負都是透過一個個細節累積達成,呂定國對此心知肚明,短暫的思忖之後,他果決地道:“傳令秦念章,支援前沿陣地。”
“遵令!”傳令官朗聲應下。
隨著呂定國握在手心裡的後備隊一半被調上前線,吳軍的陣型很快便穩固下來。
梁軍陣中,齊雲侯尹偉注意到吳軍兵力的調動,清癯的面容上浮現一抹毅然之色,正色道:“關閉城門。”
這道命令發出之後,虎城南面原本敞開的大門徐徐關閉。
如此一來,倘若梁軍此戰落敗,那麼他們將沒有退路可去。
沒有人驚慌失措,尚未參與戰事的軍卒無不目光堅定,遙望著前方的戰局,握緊了手中的兵刃。
尹偉又道:“尹道。”
尹道凜然道:“末將在!”
尹偉沉聲道:“爾率驚羽營,即刻出擊敵軍側翼!”
尹道朗聲應下,迅疾回到自己統領的驚羽營中,一聲令下,八千遊騎如洪水漫過平原,呼嘯席捲而去!
尹偉深吸一口氣,腦海裡浮現穀梁對於這場戰役的謀劃,低聲自語道:“谷兄,我知道你忠心於大梁,故此甘願捨命陪君子,只盼你莫讓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