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川,其實在島國是一條一級河流,發源於關東琦玉縣,主流總長一百七十多公里,是島國三大河流之一,“利根川”的支流。
荒川裡面的這個“荒”字,其實並不是荒蕪、蕭索的意思,而是代表粗魯、暴亂。
因為早年間荒川時常爆發洪澇災害,甚至還會在每次水災後使流向改道,讓島國政府一度頭疼不已。
在明治43年的時候,因為關東地區長期陰雨不斷,荒川河水氾濫嚴重,在當地爆發了一場極大的洪澇災害,波及琦玉縣府、東京府等地,造成傷亡無數,缺心眼兒的島國政府這才重視起這個問題來,修了一條“荒川放水路”,算是稍微改善了一下洪災問題。
二戰之後,一場颱風又使得荒川流域遭受了極大的破壞,迫使島國政府終於下定決心,開始修水庫、修大壩,算是徹底根治了荒川水災的問題。
嗯……
聽起來總覺得很耳熟呢,這要放在國內,是不是就得誕生一位三峽之主了啊!
錢塘江之主也在背後虎視眈眈啊!
在島國的傳說中,很多山川都有自己的神明,或者說妖靈,要麼佔山,要麼據水,稱霸一方,也為害一方。
荒川之主呢,就是這麼個玩意兒。
實事求是地說,這貨若只是一天閒著沒事兒在島國禍害自家百姓,莫小川當然是沒意見的,或許還會舉雙手贊成,但你想跑到我大中華的地盤兒上殺人放火,呃,放水,還特麼搶東西,這我可忍不了!
這要是不讓你悲傷逆流成翔,我這個山海裁決使的威名豈不是就此毀了?
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莫小川其實是抱著哪怕自損八百,也要殺敵一千的意志,打算跟荒川之主死磕的。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對方的大招竟然是引來紅果樹瀑布,將其化作水龍,試圖發起天罰洪災?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荒川之主的這個大招其實是頗具威懾力的。
因為洪水乃是滅世手段之一,在世界各國文化的神話傳說中,幾乎都提到了遠古時期有一場毀天滅地的大洪水,將整個世界化為了汪洋。
放在中國,那就是《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可問題在於,莫小川在正式開啟南山經,習得四位大妖技能的時候,其中一位,便正好是在大禹治水時,幫助其平定洪災的旋龜!
你說巧不巧!
別的不敢說,治水這種事情,哥們兒有經驗,有技術啊!
你說你這不是撞槍口兒上了嗎!
所以眼看此時巨瀑水龍從天而降,莫小川不驚反喜,後背在一瞬之間幻化出了一層黑色鱗甲,雙手一揚,體內山海意狂暴而起,兩道神秘漩渦傾力而動。
下一刻,眾人腳下的大地開始劇烈顫動起來,無數草木彷彿被一雙無形的大手連根拔起,營外方圓百米之內,大片的沙石、泥土,漫天而揚,在不到一眨眼的工夫之間匯聚到了莫小川的頭頂,相互傾軋、聚合,竟變成了一座大山!
這不是創世,卻是搬山填海之大能!
水龍狂吼而下,轟擊在山石之巔,發出一聲驚天巨響,震耳發聵。
水鑿石穿,卻奈何漫山不滅。
被洪水沖垮的泥石在瞬間重組、聚集,生生不息,永不凋落,舊山碎落,新山再起!
營外成千上百的靈猴以頭搶地,自絕於前,化作一縷縷山海意被莫小川鯨吞入體,不斷補充著他胸腹間的那兩道神秘漩渦,支撐著莫小川持續不斷的法力輸出。
幫助他彷彿在天地間搭建了一座永恆的堤壩,此時別說是紅果樹瀑布了,就算是長江之水滾滾來,莫小川也有膽氣攔他一攔!
眼看荒川之主與莫小川的這場驚世對決一時間難分勝負,一直躲在荒川之主身後的韓導遊不覺心念微動,暗暗從懷中掏出了一顆手雷,對莫小川所在的方位仔細瞄準。
然而,還不等韓導遊動手,一道人影便隔在了莫小川的身前,目色幽沉地看著他。
韓導遊看著宸姑娘,宸姑娘看著韓導遊,一時間氣氛有些尷尬。
然後宸姑娘毫無懸念地說出了那句戰前宣言。
“你瞅啥!”
韓導遊整個人都有點兒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