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府,許縣。
隨著涼州的災情得到控制,賑災有條不紊的進行,越來越多的災民選擇往涼州回流,而原本受災情況就還能控制的平涼府,也是狠狠的鬆了一大口氣。
這半年以來,隔壁涼州大事一件接一件,又是民變又是官場腥風血雨,而平涼就顯得尤為安靜了。
如今的平涼,至少恢復了災前的七分元氣。
而作為交通要地的許縣,自然是迎來了半年未見的繁華和熱鬧。
收好啃了一半的餅,餘淮拍了拍帽簷上積著的黃土,站起了身子。
最近的天氣很是不錯,雖然入了冬,但已經連續晴了好幾天,這種晴朗和之前旱情中大太陽把大地都曬出豁口不一樣,這種陽光打在身上,會給人一種淡淡的、讓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一條大河平靜的從許縣旁邊流過,帶來了水源和生機,讓許縣和平涼的其他地方不太一樣,起碼在災情裡...還能有些綠色。
那作為許縣縣令,餘淮的政績京察考核無疑是...甲上。
不過最近還是發生了些意外,在餘淮的京察報告下來之前,這條通往西域的路被堵上了。
大概是因為乾旱太久,原本就不緊實的水土,在長久的暴曬之後,終於是沒有力氣再堆在一起,石壁上的泥土紛紛落下,將整個官道堵得嚴嚴實實。
懷揣著發財夢想,往西域走的商隊壓死了兩個,數百人被泥土落石掩埋,只剩下落在後面的人趕忙回來報信求救。
人死了還不算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官道被堵了。
這是條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路被堵上,許多商隊就這麼滯留在了許縣。
雖說會帶來財政收入,但帶來的損失會更大。
於是餘淮就這麼帶著百姓開始了搶險救災,旱災沒法兒救,但塌方...還是可以用人力解決的。
只是當餘淮帶著人趕到現場的時候一看就傻眼了。
重要官道很寬,這是很正常的。
地處西北,黃沙漫天,塵土飛揚,也是很正常的。
但要是一座山塌了把路堵了,加起來就很不正常了。
乾旱季節,怎麼會山體塌方?
餘淮滿肚子的疑問,最後也只能沒辦法硬著頭皮帶著百姓開始把官道清掃出來。
全縣的騾馬都被拖出來了,人用手用工具挖,騾馬將泥土運走,進度雖然緩慢,但好在隨著日子過去,官道還是一點一點露出來了。
而此時餘淮就在最前方,管理著民夫們勞作,同時也在吃灰。
西北風起了,乾旱帶來的黃沙和塵土漫天都是,人連眼睛都睜不開,能看到的就只有黃沙,黃沙,還有黃沙。
還好行商們比較仗義,百姓負責開路,他們會掏錢掏物資給百姓,這才讓全縣的百姓都動員起來,要不然餘淮估計還得用徭役的名頭找人。
有了工錢,有了東西吃,百姓們的勁頭髮揮了出來,官道用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清掃出來。
餘淮頂著風沙眺望了一下遠方,估摸了一下,有些黯然的發現起碼還要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