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慢行,涼風徐徐,看著路邊成片的翠綠秧苗隨著微風起伏如同浪潮一般心情一陣舒爽。
因為怕顛簸和風太大影響蜜蜂情緒導致召蜂失敗,李木花了足足一個多小時才到家。回家將蜂箱放入西邊豬圈北面的牆壁上,這裡靠近後院的菜地和果園,背風光照足是養蜂的好地方。
“阿木,沒被蟄吧?”老媽此時也走了出來,看著李木將蜂箱放好後問道。
“沒呢,我辦事你還不放心啊!對了,做飯了嗎?”現在已經快中午了,李木笑著問道。
“還沒,這不我也剛從田裡回來!”
“哦,那中午咱們炒牛肉吃吧!”李木點了點頭,至於老媽去田裡應該是去看看稻田的蓄水情況。此時水稻剛剛種下紮根活過來,需要保持一定的水位這樣才更好的分株。
“那你做吧,我一會兒還得去田裡看看,陳家凹那邊的田不知道為什麼一點也不坐水,前天你爹才去灌的水今天就快沒了!”老媽一臉發愁的嘀咕道,陳家凹那邊屬於梯田坐水能力不強,不過也沒有這麼快。
“是不是有洞漏水啊?”李木一聽愣了一下,然後想到陳家凹那邊雖然是梯田不坐水但是田裡也不會太乾涸,會不會是有鱔魚呢?
“有可能,這兩年隨著規定不許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好像田裡鱔魚多了。”老媽不太確定的說著,然後突然想到鱔魚老喜歡在田埂上打洞。
“這樣啊,那你在家做飯我去看吧!要是真有鱔魚釣幾天回來炒了,還別說有點饞了!”李木一聽還真有可能是鱔魚立馬就開心了,野生鱔魚那可是大補啊!
小時候田裡的鱔魚那才叫一個多,那時候熊孩子們沒事老喜歡去田裡釣,因為秧苗剛種下沒多久可是不允許人下田的,所以釣是最好的辦法。
其實抓鱔魚最好的是收割水稻的時候,那時候稻田放水需要在田裡扯溝渠,很容易遇到鱔魚那時候抓很方便,幾乎一抓一個準。
“行,那你快點去看看早點回來吃飯。”老媽一聽感覺也是,自己去就算是發現了還得回來叫人去抓,直接讓李木去方便多了。
李木點點頭便回家,快速的到菜地裡的糞堆裡刨了一些紅蚯蚓,找出家裡釣黃鱔的鉤子這才騎車直奔陳家凹。
釣鱔魚和釣魚不同,鉤子也不一樣。雖然魚鉤也能釣鱔魚,不過比較適合深水區的鱔魚。對付田埂裡的鱔魚魚鉤就不合適了,最好的是用傘骨架自制的鱔魚鉤。
這種魚鉤採用傘骨架中比較細的部分打磨後做成鉤子,再弄上倒鉤這樣方便將鉤子放入鱔魚洞中,而且鉤子斷是鐵的更好發力。
鱔魚在上鉤後會用尾巴勾住洞**的泥土,要是第一次不能用力將其扯出來那就很麻煩。小時候因為不知道技巧釣到鱔魚的機會很大,可是正在到手的鱔魚可不多。
騎著車很快來到陳家凹,陳家凹其實就是一個深溝,兩邊都是梯田。據說以前這裡住著一家姓陳的人家,後來不知怎麼搬出去了。
李木家的田靠近機耕路,將車停在田邊看了看進水口水量不小,李木邊提著小桶裝著蚯蚓和鉤子在田埂上慢慢的觀察,釣鱔魚首先你得會尋找鱔魚洞。
至於原因那就很簡單了,田埂上洞穴可不少。鱔魚洞一般都是靠近或者處在水中,洞**光滑如鏡,可是洞口不會太大。
李木一路走來很快發現了好幾處的鱔魚洞,以他多年釣鱔魚的經驗可以看出裡面都是有鱔魚存在,做好標記後繼續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