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羽確實暫時沒有復國的想法,左長庚放下心來。
說實話,對於王羽,左長庚可真是當做兒子看待的。
畢竟還是他一手帶大的,他可不想看到王羽找死。
既然王羽分得清輕重,左長庚也就不再說了。
雖然情同父子,可是君臣之分還是要有的。
略過這個話題,左長庚這才想起來,王羽為什麼這個時候回來的?
他不應該是在儒門學習的嗎?
聽到庚伯詢問這個事情,王羽淡然的道:“庚伯,我退出儒門了。”
“什麼?你退出儒門了?”
左長庚立馬不淡定了。
看著左長庚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王羽無奈的道:“不就是退出儒門嗎,庚伯何必大驚小怪呢?”
左長庚有些生氣,要知道當初進入儒門學習可是他力薦的。
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加強王羽自身的能力,第二就是保護王羽。
進了儒門,有了這個第一門派的庇護,王羽的安全性就大大增加了。
雖然齊國自從滅了聶國之後,對於王羽就不怎麼關心了。
可是左長庚卻不放心,所以就把讓王羽去了儒門學習。
可是如今王羽竟然說,他退出了儒門,他能不生氣嗎?
看到左長庚面色不渝,王羽解釋道:“庚伯,我覺得儒門之道不適合我,即便是修行下去,最終的成就也有限,還不如早點退出,選擇適合自己的門派,說不定就可以一日千里了呢,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左長庚聽了王羽的話,若有所思。
王羽說的話倒是不錯,不適合自己的道,強行修行,有害無益。
也罷,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了。
“那家主你準備拜入哪一家?”
王羽道:“目前還沒有決定,我準備先去稷下學宮學習一段時間,先用稷下學宮的爭鳴臺開竅,然後在看看各家之道到底如何,哪一家適合我,我就加入哪一家。”
左長庚一想,這樣也不錯。
反正王羽有齊國的爵位,稷下學宮那裡還是要給幾分面子的,用一下爭鳴臺問題不是很大。
只不過有個問題,想要在爭鳴臺上開竅,必然是要引動天地異象的,這一點百家之道都是如此。
要引動天地異象就要初步定下自己的道路和本心,從而引動天地大道的垂青,這樣才能開竅,開始修煉。
只是,王羽現在定下自己的道路和本心了嗎?
左長庚疑惑的看向王羽。
王羽明白左長庚的意思:“我已經找到自己的道路和本心,庚伯放心。”
看到王羽自信滿滿的樣子,左長庚沒有再多說什麼
畢竟在儒門學習了三年,左長庚相信王羽既然這麼說了,那肯定就是有一定的把握了。
當下無話,這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第二天,王羽和魏無忌便徑直前往了稷下學宮。
魏無忌是準備一觀百家之道,王羽則是要借用稷下學宮的爭鳴臺,開竅修煉之道。
稷下學宮距離王府並不遠,就在臨淄城的稷門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