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王書吏的樣子,看起來倒不像是在拿腔作調,於是林徹想了想道,「王大叔,不知道這為難之處是何?可否說來聽聽?我是帶著誠意來的。」
配合著林徹的話語,許三和取出一疊交子,放在了桌面上。
王書吏凝神一看,好傢伙,這厚厚一疊‘誠意“,怕是有千貫了吧,自己十來年加起來都沒有收過這麼多‘誠意“,不由直吞口水,右手控制不住的伸向交子。
在他摸上交子想要拿過來的時候,一根手指點在交子中央,任他使勁往外抽,那交子卻紋絲不動。
王書吏把目光艱難的從交子上移開,看向手指的主人,只見林徹正一臉微笑的看著他,眼中的涵義就再明顯不過了,誠意在這裡,能不能拿走,卻要看王書吏的表現了。
旁觀的謝翰林也震驚與林徹的大手筆,默默的計算著,按著自己的俸祿,要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攢夠這麼多錢。
的確,大宋的官員俸祿優厚可以說是歷朝歷代之最。
宋代官員俸祿大體可分為「正俸」、「加俸」、「職田」三大類。
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正奉加添支大概是三百貫貫,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祿粟月一百石。
地方州縣官員,萬戶以上大縣縣令每月二十貫,小縣縣令每月十二貫,祿粟三石。
正俸之外,還有各種補貼,如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餵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均由政府埋單,數量也相當可觀。
另外,還有公使錢、職錢、給卷等等雜七雜八的可支配資金,粗粗算起來,大約真正的收入是正奉的二到三倍。
但是!能得到補貼比較多的,一般都是實權高官和衙門主官,像秘書省這種清水衙門,按謝翰林的七品級別,一個月的收入也就二三十貫的樣子。
書吏的話就更不用說了,無品無級不入流的,正式的俸祿也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林徹這一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讓王書吏確實很感動,「郎君尊長的案子,是賈相所關注的,賴御史也盯得緊,不過看在郎君如此真誠的份上,鄙人倒是願意竭盡所能。」
聽到這話,林徹鬆開手指,任由王書吏把錢拿走,他也不怕這老王敢收錢不辦事。
王書吏拿過交子,迫不及待的點算起來,毫不顧忌形象。
林徹再次開口,「那現在能帶我去見人了麼?」
王書吏快速的數完,正好一千貫,心中正在狂喜,聽到林徹這話,心中不由一頓,「郎君且聽我說,這事鄙人能想到法子,但是需要一點點時間運作。」
「說吧,這事真正能做主的人是誰?」林徹抬眼注視著王書吏。
王書吏被看破了小心思,臉上有些尷尬,支吾著半天不說話,顯然是擔心林徹直接找了別人,這錢就得分出很大一部分了,若是自己運作的話,那麼最多花出一兩百貫就成了。
林徹顯然沒有那個耐心等王書吏慢慢運作,再次開口道,「這錢是給你的介紹費,你把做主的人帶來就成,他那份不用你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