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寒暄之後,施泰納開始帶著陳諾一行人參觀聯合國環境署在這裡建設的海洋科考基地。
因為遠離大陸,基地的環境比較簡陋,除了一個機場,一個太平洋環境監測大樓以外,還有一棟老舊的住宿樓。
聽施泰納說,這個住宿樓還是二戰前倭國勞工入住的地方,相當有歷史感。
不過基地周圍的環境讓大家一掃航行的疲憊,遠處湛藍的海洋,清爽的海風,隨風搖曳的棕櫚樹,還有潔白的海鳥。
江城市屬於丘陵地帶,目之所及都是高樓視野很窄,這裡卻有視野開闊,讓人的心情也開闊起來。
楊邁兮可能和陳諾一樣第一次看到這樣開闊的環境,興奮著和華國環境部的姑娘一起忙著拍照。
江蘺看著楊邁兮,心癢癢的,但是她時刻銘記自己的任務,沒有參與進去。
施泰納介紹著科研基地的主要功能,因為科研基地位於太平洋環流帶上,所以這裡可以檢測太平洋的健康狀況。
“環流中的生物種類、溫度、垃圾含量就是太平洋的健康指標。”施泰納搖搖頭說道:“可惜一年不如一年。”
隨後施泰納又向陳諾介紹了在基地中常駐的聯合國海洋科技工作者,他們來自各個國家,最短的來這裡有三年,最長的是一名米國人,在這裡25年了。
陳諾相當佩服這些人,人類程序中需要這些人默默的奉獻,他們或許在歷史的長河中滄海一粟,但是他們對地球環境的貢獻終究會被歷史銘記。
在晚宴中,陳諾和江蘺等人欣賞著夏威夷獨有草裙舞,品嚐著當地的美食。
施泰納也給陳諾介紹著垃圾島的基本情況,“這裡原本有一處面積不大的無人島嶼,面積有20平方公里,因為洋流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垃圾集中在小島周圍,再加上這個地方獨特的氣候環境——洋流減慢,無風,垃圾到這裡後就不再離,現在面積越來越大,都快有八個法國的面積,估計總重量在350萬噸,我們將其稱為地球的第八大陸。”
施泰納無奈地說道:“島嶼離夏威夷有1500公里,離舊金山也差不多這個距離,我們沒有辦法清理這麼的垃圾,也不可能將這些垃圾全部拖曳到岸上處理。”
施泰納將期望寄託在陳諾的身上,他說道:“我在倫敦見識過環保菌的神奇,這次邀請你們來,就是看看藍星集團可否有辦法去處理,這一次聯合國為清理垃圾準備了100億米刀。如果貴公司有辦法,這100億米刀將是貴公司全部的經費。”
“離這裡有1500公里?”陳諾有些驚訝地說道:“那我們怎麼過去?”
“坐船。”施泰納說道:“乘坐我們的科考船過去。”
“需要幾天?”
“三天!”
陳諾說道:“希望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施泰納笑著說道:“當然,這可是從來沒有開闢過的旅行航線!”
讀萬里書行萬里路。
陳諾在科考船上第一次感受到了這句話的意境。
茫茫的大海,只有一隻船在海面上行駛,前路似乎沒有盡頭。人的生命變得無限小,人的意義卻又變得無限大。
還好只有三天時間,不然陳諾不是到自己的心裡會產生怎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