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觀點並不算先進也很簡單,使用微生物將人類的垃圾分解掉。
這個理論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但是終究是一個美好的設想。
的確有部分細菌可以分解有機物,但是對高分子的人類塑膠類垃圾也是無能為力,而且分解的速度還相當慢,等你這裡的微生物將人類生活垃圾分解完畢後,早就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處理方式了。
“這不是在開玩笑麼?環保菌?這個世界上還有這種細菌?”《自然》雜誌生物技術的主編卡森看著這邊論文首先就是表示了懷疑。
“按照論文上說,如果環保菌是真的,那麼理論就成立,但是哪兒來的環保菌?在地球上可沒有效率如此之高的細菌。”卡森呵呵笑了兩聲,
卡森的助手也說道:“東方人在吹牛吧,上次他們一個什麼用指尖血檢測癌症的論文不也是虛假論文嗎?這篇文章要不要退回?”
“先不著急。”卡森說道。因為藍星公司不會開這樣的玩笑,一家能擊敗三星、英特爾、微軟和蘋果的公司不像是一家吹牛的公司。
和上次不用一樣,這次論文的署名除了陳諾以外,還有藍星公司實驗團隊,如此正式的一篇論文應該不是在開玩笑。
“還有附件。”卡森說道。
論文只是主體,在論文的後面還有一些列支撐論文的實驗過程和資料,甚至有影音資料。
果然,在郵件中有一段影片。
卡森將其下載後播放。
在影片中,工人們將成噸的固體生物垃圾扔進一號處理處,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卡森大約能猜到這些固體垃圾是什麼——塑膠口袋、灰塵、各種塑膠瓶子、腐爛的食物等等。
“他們在做什麼?這個池子裡面是環保菌嗎?”助理說道。
卡森沒有理會助理,反而是全神貫注的看著影片。
緊接著畫面開始快進,卡森看到許多浮在水池中的固體垃圾慢慢被溶解掉,最後在水池中徹底看不見蹤影。
助理驚呼道:“我的天,這是什麼!難道他們在池子裡放的是硫酸嗎?”
卡森看了影片右下角監控的時間,現實從垃圾傾倒到最後的溶解僅僅用了兩天時間。
“不,這不是硫酸,這是環保菌。”
“我的天,真是難以置信!”
還有更讓卡森難以置信的事,藍星公司的一名員工走到水池邊,用瓶子裝了一點水池中的水,然後加了一個白色的小盒子後喝了下去。
“這……這……這也行?”助理的認知徹底被顛覆了。
這樣當然能行,廢物被環保菌處理以後已經達到了水源地自然水的標準,養殖魚類可以,但是喝下去是不行,因為其中除了環保菌以外還有大腸桿菌等對人體有害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