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奮鬥在新明朝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 (第1/2頁)

推薦閱讀: 重生之么女成凰

次日,李佑在新家中巡視一遍,午後才至府衙推官廳視事。坐席未暖,便被王知府急急傳召,不知生了什麼大事。

“昨日得知,朝廷以石大參為總理蘇州築城事。”王知府見了李佑便道。

李佑聽得沒頭沒腦,這又是哪一齣?問道:“築城?是何城?”

王知府遞給李佑一封文書道:“石大參上疏朝廷,欲向西擴建本府城池,朝廷準了,又令府署協助。這是抄轉的奏疏。”

李佑接手看去,大略是:“郡城之西北,數十年來人口漫溢位城,閶門外至楓橋、虎丘一二十里,市肆羅列密佈,人煙稠密雲集,屋舍瓦鱗相連,其狀不次於城內也。因四方輻輳聚此不可勝數,千家萬戶雜居無章,市貨行積不定,草算流失稅銀每年不下二十萬數。又有盜匪叢生之患,亦常見閭門內外擁堵不通,致黎民怨聲於道,

為此籌謀,故請向西擴築城池,新整街巷水路,重編坊廂籍冊,但使朝廷收錢糧之利,而百姓有樂業之益。”

原來是城外人口滋生,石大參想建新城將這一大部分圈進來,順便加強區域管理和增收稅銀。

對此李推官一開始沒有想法,但從架上搬出《蘇府全圖》看了看,便感到石參政腦子抽筋了。

“、

李佑將奏疏抄本還給王知府,語帶嘲諷道:“這老大人不肯消停,終會自討沒趣,理他作甚。”

又指地圖道:“府城城牆周長四五十里,已是天下有數的大邑,若有意向西擴城,至楓橋、虎丘一線,目測最少要築新城三十里以上,幾乎就是重建一大城了。營建浩大,靡費人力,涉及銀兩無算,豈是輕易的事情?石大參好大喜功且隨他去,朝廷居然也準了,你我只管看熱鬧便是。”

還有句話李佑沒說:如今天下承平,江南沒有兵災,折騰修城牆作甚?不過怕被人噴成貪圖安逸而不居安思危,便沒說出口。

,“未必要修到楓橋這麼長,城牆可以短一些,那便省心的多。

”王知府道,他倒是挺想把這項政績辦成的,同時撈一點營建中的常例油水。

李佑笑道:“閭門外二十里內人煙密集,繁華似錦,屋舍店鋪連綿不絕。城內城外以哪裡劃界為好?新城築到哪裡才是合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本沒一個定數。若照著近處劃了界,修建起來簡單倒是簡單了,但到時城外還是萬家雲集,裡外往來依然擁擠堵塞,那築新城又有何用處?不如維持現狀!”

聽了季佑的分析,王知府有些不甘心,“事雖繁難,但總對國家有利,亦可名標千古。”

李推官手指頭畫了個圈子,““府城西邊與別處不習,荒土田地可不多,都是有主的房宅。修一二十里城牆,便要拆一二十里人家,少說也得驚動到上千戶罷,是不是這些人都很好說話,石大人一句為國分憂便會乖乖搬走?聽說當年毛知府都只敢在東方擴城,卻不奢望向西啊。”

想到將會產生上千被拆遷戶以及蘇州府刁民的難纏勁頭王知府縮了。搞點政績雖好,但若惹出後果難倒的da麻煩,那便得不償失了。

其實這事好處當然很明顯,至少朝廷每年可以多徵一二十萬稅銀罷。不過被地方主義思想嚴重、又畏難怕煩、也暫時沒有升遷動力的李推官忽視了,從此可以再次看出本土為官的害處。

呃,還有一點,石參政主理的事情,李佑半個銅板的好處也不敢撈,所以他更對此沒有一點興趣。石大人愛怎樣折騰就怎樣折騰,功成名就也好,勞民傷財也罷,反正與他無關。還是趕緊先找一條財路要緊。

回到推官廳,李佑隨意撿看幾個案子後,便出了衙,他今晚要請那出身洞庭商家的宋問古宋舉人喝酒吃飯。

酒過三巡,李佑便說明來意,原來是找宋問古打探開當鋪事宜,

聽李推官將情形一說,宋老爺苦笑道:“我宋家買賣,南北之旬販運絲、棉、米為主,出於名聲考慮未曾涉足典當。你缺本錢,我可以請族長借給你銀子,只是這業內人手卻不知從哪裡找來幫你。典當不比其他,沒有幾個火眼金睛的朝奉,那是開張不了的。

最新小說: 穿到七零極品家庭 紅樓之寧府賢孫 開局廢帝,我有昏君模擬系統 從紅樓開始的名著之旅 穿越系統扒瓜,我笑哈哈 穿越,閨蜜四人都被大佬盯上了 公子威武 窈窈得我心 寒門霸主 討封失敗,黃仙姑她魂穿70了! 褚起 誰都不能拒絕毛茸茸[娛樂圈] 我家沒有寶藏 稱霸三國從出走江東開始 寒門梟龍 邊關小廚娘 我的科學時代 重生八零後,我活的自在逍遙 重生八零:空間在手,複仇不愁 黑蓮花公主洗白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