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奮鬥在新明朝 > 四百九十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

四百九十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 (第2/2頁)

李佑點點頭,深深地看著晏尚書道:“好,本官問完了,晏司徒確不知情。”

晏尚書與李佑面對而立,被李大人的目光注視的有些發虛。

隨即李佑走到丁運使面前什麼也沒有說,只是搖搖頭,並長長的嘆息一聲。

眾人也同情的看了看丁運使,李大人找出了讓你保命並辦成鐵案、不會被人翻案的法子,奈何貴方人物不給力…

其後李佑轉身至寶座前,正式向天子奏報:“臣檢校右僉都御使李佑,奉命審理兩淮餘鹽一案,現已查得如下:既然戶部不知,那案犯丁某便是欺瞞朝廷貪財枉法,以私鹽入罪按律當斬,並抄沒家產入公庫…”

君前無戲言,丁某這條命完了!殿中廷臣齊齊想道。而且馬上就是十月,連個秋後待決的緩衝時間都沒剩多少,幾乎就是斬立決!

“既然戶部不知,那案犯丁某便是欺瞞朝廷”這句也讓很多人感到刺耳。而丁運使跪在殿門處,一時間面如死灰,身子搖搖晃晃,估計還要株連家人活受罪這才是最慘的。

李佑繼續奏道:“但念及鹽課功績,以及先首輔文正公體面,可議功、議故、議貴。故請聖主施仁慈之心,免其全家禍事,只論罪一人,不必株連。伏惟聖裁。”

這比一開始曾提出的“男丁充軍戍邊,女眷入教坊司”可是hòu道的多,在以株連寫進律法的時代裡,犯了大罪不連累家人,確實也是恩典了。

為了這個恩典李大人居然連扶持幼主的已故老首輔都搬了出來也虧他挖空心思能想得到不愧是精研大明律的法律專家。

至此李大人在廷臣中的形象忽然有了一點轉變,雖然此人平時與政敵爭鬥時刻薄了點,不太與人為善的樣子,但在關鍵時刻似乎還是有底線啊。

其實很多人都想到了如何求情,無非就是這些要點。但一是有顧慮,二是說話順序不優先。

李佑卻借了主審奏報便利最先說了出來,同時他與徐首輔、丁前運使都不和替丁前運使求情不會被認為偏袒,沒有包庇的嫌疑。

至此李僉憲的奏報還沒有結束,“此案固然丁某罪大,但南京方面也甚為可疑,案犯丁某與楊某數次檢舉南京有司。雖有聖裁曰另遣欽差去南京查問,不歸作一案。但臣以為在南京方面查問明白之前,丁某不可處刑。”

又扯到南京,關於此事得到過無數叮囑的景和天子失言道:“為何?”

“若南京查有所獲,丁某須作人證對照,若丁某伏法,便死無對證!故丁某暫不可處刑,綏得等到南京定案為止!”

若不是害怕君前失儀,許多人都想要喝彩一聲“好”!

好在哪裡?一是拖延了行刑時間,避免了斬立決,有拖延就有變化,有拖延就有機會。例如萬一期間皇后生了個小太子要大教…,

二是將丁運使的命和南京方面綁在一起了。皇家要輕放南京方面,那是瞎子也看得出來的,但斷然沒有最後南京方面勳貴和太監輕拿輕放,丁運使卻砍了腦袋的道理。

若是“查不出”南京方面的問題,丁運使就可以順勢拘押不動,若查出了問題,就要分擔丁運使的罪責,丁運使或許還可以改判。

想到這些不難,但能在幾個呼吸時間內,迅速想到這些關鍵要點,真是人才啊。

犯了大罪的丁運使該不該死先不提,但人人都知道那丁運使與李大人不和,在揚州也沒少鬧過,而且李大人平常看起來也不算什麼hòu道人物。結果在這個時候,反倒是李大人古道熱腸,絞盡腦汁的出力去救丁運使老命。

而某尚書平時以大度示人,丁運使也勉強算他同黨之人,但與李佑卻形成了強烈對比。

如果沒這個對比,眾人或許可以理解他的為難,但有了李佑的對比,十分顯出他自私涼薄來,有點讓人不齒。

被李佑當做活生生反面例子的晏尚書臉色難看,心底越來越沉。

被李佑坑害入獄、身陷圇圖的丁運使看到在殿中為自己竭盡全力、奔走請命的李佑,頓生精神錯亂之感,這個世界當真是荒謬絕命…

丁大人大徹大悟的想道,若今次僥倖不死,還是出家算了。

Ps:這是昨晚的!拖延到現在才發,中午加更致歉!碼字不容易,請諸君諒解一二!(未完待續)

瀏覽閱讀地址:

最新小說: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 用超電磁炮轟飛咒術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