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奮鬥在新明朝 > 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求月票!)

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求月票!) (第1/2頁)

李佑目送焦士美、申鶴齡二人退出武英殿,以最快速度盤算起目前這狀況。【 ]

兩人臨陣脫逃,是因為頂不住太后的威逼利誘?還是承受不住成為焦點的巨大壓力而畏縮?不管由於那種原因,現在的事實是,剩下另兩位的背景都與勳戚有關。

他還沒有自戀到以為是誰主動替他掃除對手,想到歸德長公主屢屢警告他說,聖母必然有後手,李佑似有所悟。兩個朝臣屬意人選的主動退出,八成是慈聖皇太后在背地裡暗暗搞鬼的結果,如今倒是一下子打了群臣一個措手不及。

李大人還記起,歸德長公主昨日曾反覆問他道,肯不肯辭去?這很有可能是替錢太后發問的。在別人那裡,錢太后肯定也下了功夫,而且下的功夫絕對更大。

秉政皇太后如果與朝臣全體為敵,仍是力有不逮,但想專心而有針對性的對付某個臣子,威力還是很大的,可用手段也很多。

焦士美與申鶴齡二人如此不顧一切的跑路,很可能就是收到了錢太后的重點照顧,所以不堪承受。

前三次推選結果留中不發,表面上是太后賣了歸德長公主的面子給他李佑機會,莫非真實緣故就是為了等到今天?

李大人又掃視了一眼身邊兩個還在的待選官員,他們皆是藏不住的面有喜色。

將此二人底細的回憶一遍。一個是黃鑑,安國公女婿,進士出身,現任光祿寺少卿,曾任山東臨清州知州;另一個是曾淳,誠國公族人,舉人出身,現任湖廣武昌府同知。

看來太后她老人家確實很認真了,才從勳戚陣營中扒拉出這兩個履歷基本符合要求,並讓朝臣無話可說的人選。

方才錢太后故意當眾挑撥他李佑與徐、彭等人的矛盾。舊事重提以狠狠刺激他們的傷疤,果然不是無緣無故的。

如此一來。再要幾位與李佑有嫌隙的大學士鼓起唾面自乾的勇氣,在剛剛被大掃面子的情況下就違心推舉李佑,只怕很難。

想明白了眼下局面,李大人不禁感慨萬分。現在錢太后所做的,才更像是一個帝王角色,展示出了依託於皇權延伸出來的控制力。她老人家在秉政的最後時刻終於覺悟,不像從前那般“好欺負”了。

可以毫不謙虛的說,在促進太后覺醒這點上。【 ]他李佑是有大“功”的。

李佑左思右想的同時,滿殿大臣無不對事起突然而感到意外,一時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最糾結的當屬徐閣老與彭閣老,太后一招釜底抽薪將他們逼到了進退兩難的處境,兩人久久皺眉不語。很多人亦將目光投向他們。揣摩著他們的選擇。

次輔許道宏面無表情彷彿事不關己,但也別有心思。他敏銳的感覺到,太后的想法不僅僅是利用李佑與大多數閣老的矛盾。推舉她的屬意之人。還有另一層意思。

太后要將李佑這個充滿矛盾的人物當做楔子狠狠砸在大臣中,繼續加大文臣之間的裂痕。

如果徐、彭二人今天真要表現出一種寧可便宜了勳戚,也堅決不讓給李佑的態度,看在別人眼裡又該怎麼想?這是公開表示內閣之間是分裂的。不要小看這種導向作用,世間永遠不缺少野心家。將會極大助長朝臣之間黨爭的風氣。

文官常被當做一個整體拿出來說,但事實上文官從來不是鐵板一塊的,面對同樣一件事的態度常常也是南轅北轍,不然在史上也不會屢屢出現黨爭。所謂文官集團,更多是籠統的學術名詞,而不是政治名詞。

文官確實具有共同的、整體的利益,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備胸懷全域性的品德和素質。原則與自我出現了矛盾時,原則不見得可以戰勝自我,其實這點就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區別。

對徐、彭等大學士而言,之前沒什麼值得猶豫的,可以全力推舉開封府知府焦士美或者刑部員外郎申鶴齡中的一人,這是原則與自我的高度統一。但遇到眼下這個局面,是支援肉中刺李佑,還是推舉另外兩個勳戚陣營的候選人?

考慮完畢,徐嶽與彭春時對視一眼,合作多年的兩人頓時心意相通,有了決斷。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是要否掉李佑為上。

攘外必先安內,若讓李佑這個膽大妄為、無事生非、根本不適合的人佔據五城提督之位,擁有了在京城三十六坊進行偵緝審判的能力,對他們來說可能危害更大。

李佑不要緊,但李佑背後有許次輔。勳戚勢大,他們依舊是殿閣大學士,盯著首輔寶座的許次輔若得勢,他們就只有告老還鄉的份了!縱觀歷代非正常致仕的大學士,大都是栽在同僚手裡的,崇禎年間這個特殊時期除外。

不要說什麼君子有容人之量成人之美!在成王敗寇的官場中,容人之量這個詞,從來都是給勝利者錦上添花用的,是成功者的專利,失敗者只配稱為襄公之仁,而不是容人之量。

最新小說: 誰都不能拒絕毛茸茸[娛樂圈] 我家沒有寶藏 稱霸三國從出走江東開始 寒門梟龍 邊關小廚娘 我的科學時代 重生八零後,我活的自在逍遙 重生八零:空間在手,複仇不愁 黑蓮花公主洗白實錄 死遁而已,他怎麼瘋了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一品布衣 凰啼山河 醜妃和離後,清冷戰神他竟軟飯硬吃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月下不曾等 這妹妹能處,說造反她真造反 紅樓大名士 大秦,開局鎮殺劍聖至萬古一帝! 三國之我真不是諸葛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