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奮鬥在新明朝 > 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

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 (第1/2頁)

推薦閱讀: 星空暗武

三百四十章真期待他灰頭土臉

朝堂上這些人,大都有個不知是好是壞的毛病,遇事先猜動機。若別人上書言禁中之事,眾人皆只道他譁眾取寵,但李大人作為景和朝第一廷杖成就的擁有者,似乎沒這個必要。

那他的目的是什麼呢?殿中眾臣有的皺眉冥想,有的微微點頭,有的仰望殿宇,有的低頭苦思…

更有數不盡的有若實質目光直射站在前列的次輔許閣老與趙天官,令他二人頓生如芒在背之感,心裡暗罵李佑真是閒不住的嘴,活該被太后打發去防洪。

倒是錢太后修煉的本性真如,看到李佑名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修理了再說。她老人家年初的氣性還沒有消化完,這李佑又跳出來蹦躂,還上了一道添堵的奏章,不修理他修理誰?添堵的道理很簡單,看官們自行腦補強勢婆婆遇到強勢兒媳婦時場景。

李大人也不曾想到錢太后竟然如此記仇,看到奏章後不就事論事反而先以整治他為要務,一點都沒有女中堯舜的風采。只能說,李大人情感細胞不夠豐富,低估了他作為受過無數恩惠的親近同鄉在關鍵時刻的背棄對錢太后心理的傷害程度。早知如此,他上奏本前必然要再三斟酌的。

後來接到命令時,李佑不禁唏噓道,大多數女人確實不適合當政治家啊,即便做到了垂簾聽政的皇太后,那還是女人。不要以為加差遣就可以慶祝加官了,這項臨時差遣絕對不是美差肥差。

話說太后下旨讓李佑在秋汛時期分身去兩淮地區協理河務,當然不是叫他負責整個兩淮流域,那是至少三品才能乾的事情,他區區一個正六品擔不起這個責任。只是派他在汛期裡接受鳳陽巡撫調遣,分工督導巡視某一段河務而已。

之所以說派給李大人的協理汛期河務是苦差,首先因為現在汛期將至,情況(武動乾坤最新章節.)緊急,臨時派去的協理河務當然是抗洪搶險,而不是興修水利工程。既沒有什麼好處可以撈,還得吃苦受累奔波在堤壩塘堰上,並要承擔相應風險,萬一垮堤了等著被審查罷。

其次,黃淮地區河務和其他地方不同,那可是大明數一數二的無解難題。在黃河屢屢奪淮入海的天道之下,憑藉現有技術條件,任誰去折騰,也無法把黃淮水患徹底根治,只能盡力將災害縮小,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第三,朝廷的生命線大運河從兩淮經過,偏偏兩淮水情極其複雜。那些大河大湖都與運河比鄰而居、近在咫尺,看地圖都使人心驚膽戰。稍有不慎必定波及到運河,若行不了船影響漕運,致使京師百萬軍民斷了供應,那麼負責河道的官員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罪了。

所以說,兩淮的河務官員絕對是第一等的苦差,汛期裡去抗洪搶險更是苦差裡的苦差。心裡還在記仇的慈聖皇太后,輕輕一句話便打發揚州的李大人去幹這事了。

沒有大臣出來表示不同意見,因為毫無必要,協理汛期河務只是臨時兩三個月的差遣,不值當較勁。

再說鳳陽巡撫已經有過奏請,要求在汛期調撥精幹人員分頭督導各處河務。那李佑是揚州府的官,也在江北鳳陽巡撫轄下,他本人又是年輕體壯,精力旺盛到還有閒心關注禁中之事,就近調遣他去抗洪搶險天經地義,程式上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聖母太后近來氣血不順,還是少惹為妙。

話說回來,本朝立國三百年,黃河奪淮入海貫穿始終,也是黃河持續為害的三百年。可以說,黃河是中原腹地的第一心頭大患。

若是黃河有個三五年不決口,不鬧出或大或小的洪災,那就要謝天謝地祖宗保佑了。

一旦黃河垮堤決口(常常是在開封府一帶),滔滔洪水便順著泗水流域南下,最終直接衝擊淮河,奪淮河河道入海。

大水漫灌之下,不但沿途徐州、宿遷等地遭殃,淮南淮北作為黃河大水的目的地,更是隔著幾百裡也中箭,被黃河生生灌出了洪澤、高郵、寶應等大湖。為什麼如今淮南湖泊星羅棋佈比江南水鄉還多?那都是被黃河淹了幾百年的“功勞”。

看三國演義,常說袁術佔據淮南、兵精糧足,古時候大概是這樣,但要放在當今簡直就是個笑話,哪年能不逃荒就是好年景了。

龍興之地鳳陽府更是黃河水患的重災區,為什麼鳳陽人委屈的唱起花鼓詞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就是被幾百年來黃河南下逼出來的,若太祖皇帝天上有靈,估計也會為此很鬱悶。誰不想造福鄉里,誰不想衣錦還鄉唱“大風歌”,但黃河他也管不住。

話扯遠了,卻說武英殿上大臣預設了太后折騰李大人,但仍然繼續沉默,對李佑的奏章不發一言。

因為那些氣勢逼人的凌厲言辭裡擺出來的都是事實。難道成化朝的萬貴妃、萬曆朝的鄭貴妃動搖國本不是事實?難道天啟朝的皇帝乳母客氏凌虐正宮不是事實?難道崇禎朝的周後十八年畏縮怯事不敢諫一言不是事實?自宣德起,其他時期也好不到哪去。

奏章很容易看懂,對國朝宮中的荒唐,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一代又一代的國本問題,更是讓文官鬧心的老大難。李大人將原因總結為中宮失位、皇后衰微導致宮中妖孽滋生,也不是沒道理的。

李佑之意通俗的說,就是選秀太矯枉過正,選來的太子妃或者皇后個個都是寒門小家碧玉,沒錢沒勢沒見識的三無女人。這樣的女人在普通人家當賢妻良母夠格,但當皇后內無幫手外無援軍,只有被欺負的份,有的甚至連命都保不住。

運氣好的皇后熬成了太后就爽了,運氣不好的,悽悽慘慘中等死罷。

皇后好歹也是母儀天下的人物,毫無尊嚴的被胡亂欺辱難道就符合綱常倫理?名義上的六宮之主鎮不住場子,那就是陰陽失調,自然宮中亂象叢生、奴大欺主。甚至要連累到太子,導致國本動搖,危及社稷。

別人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但總結的不如從另一個時空穿越而來的李佑透徹,畢竟在看待歷史的視野方面是穿越者的強項。

而且李佑的奏本從邏輯上實在不好反對。如果要反對李佑的分析,總得提出自己的見解。宮內的問題明擺在這裡,如果與皇后勢弱無關,那原因在哪裡?只能說歷代天子失德了…

但是誰都知道,人死為大入土為安,先帝都是祖宗。指責當今天子還可以博一個敢言名聲,但去指責先帝可就過分了,和罵祖宗差不多。

許次輔考慮再三,終於站出來贊同道:“李佑所言極是,以前如何不論,今後如何不論,本次選秀可試行之。”

許次輔自然有他的考慮。雖然皇后過的好不好與他無關,他的權位也不依賴於此,同時他沒有刻意幫李佑刷存在感的心思。

但是如果皇后靠譜一點,宮中消停一點,對於夾在外朝與宮廷中間的內閣,特別是首輔次輔來說也算是件好事。他可不想像以前那些宰輔大學士一樣,為了皇帝家的破事焦頭爛額,硬氣了就失去帝心,軟弱了就被外朝指責為奴顏婢膝,甚至兩面不是人的無可奈何掛冠而去。

最新小說: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月下不曾等 這妹妹能處,說造反她真造反 紅樓大名士 大秦,開局鎮殺劍聖至萬古一帝! 三國之我真不是諸葛臥龍 蘇家福女要上天 德意志雄鷹:鋼鐵與魔法 三國:我被黃巾裹挾了 劉備請我當謀士 全民國主:我有帝皇模擬器 王爺,王妃她稱帝了! 洪武大明:吾兒怎麼還不造反 王爺兇猛 三國從益州開始 紈絝小侯爺 三國之霸楚大業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誰接頭 大唐:開局擺地攤賣面膜 明末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