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井底部是纂刻著銘文的石板,這石板看著堅硬,但是路開試著踩上去,整個構造出來的外殼陷進去了,然後把路開給擋住了,這石板能攔截肉身,像是自來水廠的水源過濾網,擋住石頭、樹枝、雜物。
但是這石板擋不住路開,路開稍微改變形態,身體變成靈能體結構,透過了這石板。
然後來到了能量池底部的世界。
這裡充斥著各種狂暴洶湧的等離子態元素,這是被積壓相互碰撞,持續激盪的能量。這種狀態的能量和路開經常使用的“靈能光殺炮”激盪模式很像,都是透過增壓,然後束縛,最後發射出去。
當路開還是靈能者的時候,一道靈能光殺炮可以擊毀一座山,而這能量池的激盪能量……按靈能點數來算的話,每一立方米就相當於10000點靈能,這裡的面積至少有一萬平米,高度一米到十米不等,總立方數超過六萬立方,初步估算,也就是6億點靈能總量,要是爆發出去……
路開嚥了咽口水,這威力太可怕,這是殲星炮級別的威力,可以輕易抹平一座陸地!
路開在這池底探索,很快就探索到邊界,邊界之外還有更曠闊的空間。這個空間似乎是能量池的上層。說是上層也不對,在這裡已然沒有了上下左右之分,有的只有能量,在這種情況下,空間、物質、甚至時間的各種維度尺度都發生了改變。
以能量密度來區分的話,最密的是下層,能量密度低的是上層也不無不妥。路開穿過下層的邊界,來到了中層。
這裡的空間是連成一片的,用大資料之眼查探,可以看到視距之外的視野,一共有五十多個通往下層能量池的區域,路開明白了,這些區域連通的是永恆城個個階梯井的能量池。
空間關係很是古怪,從永恆城的階梯井向下走,走過了邊界,這裡的區域連同的也是向下。一直向下走,然後要回去也是向下走,挺有趣啊。
而這裡算是中層區域,這裡出現了未崩解的物質,有石頭、礦石、山體、金屬、各種人造物,還有黑暗汙染雲團,這些物質在某種力場下相互擠壓,崩毀,還原出能量來,能量被壓入向下的區域,變成等離子態能量粥。
在這個中層區域,路開發現了生命體的存在。
這是一種能量蜉蝣生物,這些能量蜉蝣憑空生成,以地元素55%,火元素18%,風元素12%,暗元素10%,雷元素4%,其他元素1%的組成相互碰撞,就會生成一頭細小的蜉蝣。
這蜉蝣一經生成就吸收周圍能量,然後自我裂解增殖,沒一會就會生成一大片,然後周圍某種元素不足,這些蜉蝣就會大面積死去,化作能量,沉寂到下層區域。
還有捕食這種蜉蝣的網狀蠕蟲,這些網狀蠕動的中心是一顆核,核發出波動,將周圍的能量重塑,變成網,網纏住蜉蝣,將其吸收,能量輸入到核中,再進一步生出網。
而在這中層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活動結構物——說是生命體都很牽強,沒有實體,只是某種能量結構,和能量蜉蝣還不一樣,能量蜉蝣有實體,而這種能量結構生成之後不停與周圍的其他元素碰撞結合,生成別的結構,有各種絮狀物、沉澱和凝膠,大部分產物都很快消解,變成下層沉寂。
路開覺得很神奇,這地方的生態讓人不由得想起藍星生命起源,說是最開始地質活動活躍,冷卻下來的星球形成了大面積的海洋,在雷電作用下生成了最初的氫氮氧炭化合物,最後變成了氨基酸,再變成了原始單細胞生命,再變成單核藻類……
路開一路向能量密度低的地方游去。
能量密度越低,各種雜物亂七八糟的東西就越多,已經能夠看到各種屍骸了,有動物的,有魔獸的,有說不清是什麼生物的,這些屍骸富含靈能,是品質很不錯的素材。
而隨著物質的增多,各種活著的生命體種類也越來越多。出現了半能量半物質的磷蝦、藻類、魚、蛞蝓、海星,還有以捕食這些半能量半物質生命體為生的管狀鱔魚,這是鱔魚有細密的足肢,身體圓鼓鼓的,很長,纏繞著一塊巨石,巨石的巖體被這鱔魚鑽入,猶如豆腐,巨石裡面這種鱔魚不少,粗略數了下,探出頭來的鱔魚就有30多根。
還有以屍骸為殼的藻類蟲子,遠遠看去像是一個拖把在遊動。
在穿過了某個密度界限,路開感應到了靈能結節的存在!
這結節的感應訊號很強勁!是一顆相當大的結節!
路開納悶,自己生成的結節應該訊號都很統一啊,怎麼這個反應訊號是其他的十多倍?
於是路開順著訊號來源尋找了過去。
路上堆疊的雜物越來越多,這些物質相互融合,變成了各種溶融物,外形稀奇古怪的。而且這些溶融物有的還是活的,什麼潛伏在縫隙中的腐蝕黏菌、偽裝成石頭的全身都是嘴巴的珊瑚,散發著詭異波動的自我增殖的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