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
這是江湖上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從這一句話中就可以看出,陳近南的江湖地位。
但那是站在江湖人的角度來評價歌頌陳近南這位天地會總舵主的。
而站在皇上的角度,那麼陳近南顯然是個反賊。
康熙帝也知道天地會和陳近南的事情,同樣是朝廷的一個心腹大患。
如果有機會的話,康熙帝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剷除天地會和陳近南這些個毒瘤。
而現在倒好,甄言竟然說要指望陳近南是對付鰲拜……
誒?
認真想想,未嘗不可啊。
康熙帝腦筋一轉,頓時就明白了,甄言為什麼說第三個人是陳近南了。
“想必皇上也應該猜出來,為什麼奴才所言陳近南是這第三個人吧。”
甄言眼力見還是有的,一看康熙帝的臉色,就知道他此時心裡已經有譜了。
“眾所周知陳近南是天地會的總舵主。”
“而能夠擔當總舵主一職,顯然武功肯定不會太弱,否則根本無法服眾。”
“江湖傳言,陳近南武功超絕,一門劍法天下無雙,出劍必見血。”
“雖然陳近南出手的次數並不多,但是據傳他每次出場都帶有很強大的氣勢,威懾全場。光憑出場氣勢,就足以令敵人膽寒了。”
“這樣的高手,足以對付鰲拜了。”
多隆瞭然的點點頭,隨後又提出了疑惑,“可是陳近南是天地會反賊啊,他怎麼可能會出手替我們擊殺鰲拜呢?”
康熙帝雖然沒說話,但顯然也有這個疑問。
這是最大的難題。
如何讓陳近南出手擊殺鰲拜?
天地會是反賊聚集地,他們的目標很明確,推翻朝廷的統治,而他們的唯一目標就是皇上。
畢竟不殺皇上,就算殺了鰲拜,殺了滿朝文武百官,又有何用?
陳近南不會無緣無故跑去對付鰲拜,憑空給自己增加一個強大的敵人。
甄言對此顯然是早有預料,否則他也不會說出這個計策。
“回稟皇上,奴才前幾日在無意中得知了宮裡的一位小太監,竟然是天地會潛伏在宮裡的密探。”
甄言有條不紊的說道,“奴才可以透過這名密探,前往天地會總舵,面見陳近南。”
“竟有此事?天地會好大的膽子。”
康熙帝怒斥一聲,隨後疑惑問道,“你就算見到了陳近南又能如何?他可不會替朕對付鰲拜。”
“奴才斗膽,請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