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於少保(中) (第1/2頁)

公元1449年七月,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但明英宗不聽。

鄺埜跟隨明英宗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此時郕王監國,命令群臣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侍講徐有貞說星象有變化,應當遷都南京,于謙厲聲說:

“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不見宋朝南渡的故事嗎?”

于謙力主抗戰,得到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愛國官員的支援,郕王肯定了他的說法,防守的決策就這樣定下來了。

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計程車卒不到十萬,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

于謙請郕王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天府,依次經營籌畫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

隨後,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郕王剛剛攝政朝議時,右都御史陳鎰上奏請求誅殺王振全族,廷臣一時紛紛響應。

朱祁鈺無法做決定,於是下令擇時改議,廷臣則抗議不依,此時王振黨羽、錦衣衛都指揮使馬順站出叱斥百官。

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帶頭在朝廷上猛擊馬順,眾臣紛紛跟隨,馬順當即斃命,一時血濺朝堂,而士卒亦聲洶欲誅。

郕王朱祁鈺看後大懼,欲起身離去,于謙擠到郕王身前,扶臂勸導道:

“馬順等人罪該誅死,打死勿論!”

眾人聽後方止,而此時于謙的袍袖已經裂開,在他退出左掖門時,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于謙的手嘆道:

“國家正是倚仗您的時候,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啊!”

在那時,朝廷上下都倚重於謙,而於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當初,大臣擔憂國家沒有君主,太子年幼,敵寇將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為皇帝,郕王再三推辭,于謙大聲說:

“我們完全是為國家考慮,不是為個人打算。”

郕王於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為代宗,于謙進去回答問話,情緒激昂地哭著說:

“敵寇得意,要挾持扣留太上皇,這樣形勢下他們必然輕視中國,長驅南下,請命令各邊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

京營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製造器械盔甲。

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輒、張儀、雷通分兵據守九門重要的地方,軍隊駐紮在外城的外面。

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亦參與這些事,遷徙外城附近的居民進入城內。

儲存在通州的糧食,令官軍自己去支領,用裝足的米作為代價,不把糧食留給敵人。

文臣像軒倪這樣的人,應該用為巡撫,武臣像石亨、楊洪、柳博這樣的,應該用為將帥,至於軍隊裡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擔,沒有成效就判我的罪。”

最新小說: 固漢 大秦:這捕快能處,有事他真上! 照玉棠 全民國主:朕率大秦橫掃八荒 迷沐 逍遙小乞丐 嬌軟小山神請留步:瘋批道長已馴服 南祁風華錄 尊師孔仲尼 三國的理想國 穿越之大宣第一平民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烽煙萬國 大唐:開局搶了文成公主 大秦:我靠讀書入聖,開局召喚大雪龍騎! 回到明朝當藩王 穿到亂世當謀士 穿越之海權時代 重生之保龍一族 三國:漢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