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對外戰功赫赫相比,慕容恪對內輔政也頗有建樹。
公元360年正月,慕容儁在鄴城大閱郡國之兵,欲派大軍進攻秦、晉,但病情轉危,遂召慕容恪、慕容鶩、慕容評及慕輿根等受遺詔輔政,旋即病卒,時年四十二歲。
皇太子慕容暐即位,年僅十一歲,二月,尊皇后可足渾氏為皇太后,以慕容恪太宰、錄尚書事,行周公事,總攝朝政。
不過,當時作為太師輔政的慕輿根自恃戰功顯赫,高傲自大,看不起慕容恪。
慕輿根為挑起事端以作亂,先以可足渾太后干政來挑撥慕容恪,謊稱支援慕容恪奪位,但慕容恪不受。
吳王慕容垂以及皇甫真及後都勸他誅殺慕輿根,但慕容恪以皇帝新死,國家安穩為首要,決定忍耐。
慕輿根挑撥慕容恪不成,於是試圖離間慕容暐母子,想要太后誅殺慕容恪等,新帝慕容暐支援慕容恪,勸止了母親。
與此同時,前燕已經在滅冉魏後遷都鄴城,以舊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市)為留京。
慕輿根思戀遼東祖地,力勸太后和慕容暐建議還都龍城,變相放棄中原地區,慕容恪知道後,聯合慕容評密奏慕輿根罪狀,派衛將軍傅顏誅殺了慕輿根及其黨羽。
面對皇帝新死,就發生誅殺輔政重臣的事件,國內憂慮情緒很高,慕容恪舉止如常,出入都只有一人跟從,不肯加添守衛。
然後大赦天下,並停發慕容儁生前所集各路兵員,受任理政,兢兢嚴謹,與司徒慕容評共同協作,虛心待士,諮諏善道,量才授任,燕政為之一新。
於是,境內局勢漸穩,人心稍為安定,同時,原先徵集在鄴城的各郡軍人都因為國家內部紛亂而經常逃跑,而鄴城向南方領地的道路通訊不暢通。
慕容恪命令慕容垂南鎮蠡臺(今河南商丘),傅顏率軍南巡淮河,終令國家安穩下來。
當時吳王慕容垂才能出眾,慕容恪對其非常倚重,曾多次向燕主進行推薦。
公元366年,慕容恪病重,深慮慕容暐手中無實權,而慕容評又多猜忌,便對慕容暐之兄、樂安王慕容臧舉薦吳王慕容垂,但是慕容臧沒有聽從慕容恪的話。
慕容暐親臨慕容恪府向他詢問後事,慕容恪再次嚮慕容暐推薦慕容垂,說:“我聽聞,傅說舉薦士人,板築之人都可以,更何況是國家的懿籓!
吳王兼具文武之才,才能僅次於管仲、蕭何,陛下如果把政務交給他,國家就能獲得安定,不然,我怕二寇肯定會有窺窬之計。”
慕容恪言終而卒,只可惜好景不長,公元369年,慕容垂大敗桓溫,威名大振,慕容評對慕容垂是又忌又恨。
在慕容評和太后可足渾氏排擠下,慕容垂西投前秦,次年前燕被王猛所統領的前秦大軍攻滅鄴城,前燕就此滅亡。
能召喚到這樣一個智勇雙全、文武兼備的大才,公孫越相信,慕容恪定能輕易掌握烏桓之地,為自己穩定後方,甚至向外有所建樹也很有可能,只是不知道系統給慕容恪植入什麼身份,如今又在哪裡罷了。
第二日一大早,大軍埋鍋造飯準備開拔,公孫越走出軍帳,很快找到了李存孝與難樓。
昨晚大營之中一直在喧譁,到了後半夜才稍稍安靜,今日起身一看,大營中已經倒下無數的烏桓騎兵屍體。
“公孫將軍,烏桓騎兵現在已經被我完全掌握,共計五千餘騎,這其中並不包括被其他幾位將軍選入“虎豹騎”的兩千餘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