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攏了大湖周邊所有赤鱗飛龍後,數量超過了三千隻。
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幼龍和老龍等沒什麼戰鬥力的單位,真正具有戰鬥力的還是在湖上碰到的那些赤鱗飛龍,僅佔到總數的一半不到。
在經過半個月的教導後,這批漁夫龍們已經懂得了該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懂得了叢集狩獵。
在侏羅紀早期,沒有任何普通生物會是它們的對手,管你頂級掠食者還是龐大蜥腳龍,都只會倒在赤翼之下。
這批遷徙中的寬肋達瑪拉龍群和肉食龍們可以說是倒了大黴,正好碰到了徐東帶領下進行長途拉練的飛龍群。
遷徙雖然常見,但這麼多恐龍聚集在一起也是十分少見的情況,正好用來填飽肚子。
對數量上千的赤鱗飛龍來說,獵殺聚在一起的獵物更加省時省力省心,總比東邊一隻西邊一隻分散追逐的強。
片刻之後,之前還活蹦亂跳的達瑪拉龍、中國龍還有角鼻龍通通倒在地上,身上是數不清的傷口,數千只赤鱗飛龍趴在它們身上啃食血肉,從遠處看就像一片蠕動的赤海。
帶著赤鱗飛龍群吃過這頓大餐後,徐東就要繼續啟程,整個華北平原還很大,未收服的飛龍數量還有很多,夠他忙一陣的了。
其實剛到華北平原時,徐東的預期值也不過是兩三千隻,但沒想到華北平原的飛龍數量這麼多,和華南的差距這麼大。
這片大湖加上飛龍原野的飛龍,種族數量一躍超過五千,再接再厲說不定逛遍整個古亞洲大陸就能達到破萬成就。
侏羅紀早期,古亞洲大陸大致可以分為四塊,從北到南分別是西伯利亞,華北,華南,以及變成群島的東南亞地塊。
至於阿拉伯及印度等地塊,現在還在南半球窩著,起碼還要等上一億多年才會跟亞洲碰撞在一起,擠壓形成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等高山。
大湖周邊的三千多赤鱗飛龍已經學會了該怎麼狩獵,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繼續做個漁夫,徐東要繼續向西北行進,早日達成統一古亞洲的計劃。
大多數生物不喜歡旱季,那是因為旱季乾旱,水量缺失,帶動著河流周邊的植物也稀少起來,植食動物吃不飽飯,喝不足水自然要遷徙到有食物有水的地方。
徐東倒是挺享受這太陽照耀的,畢竟是龍型太陽能充電板,太陽越大他就越有精神,為了打發無聊的趕路時光,徐東開始了朝自己速度極限衝刺。
大概試驗了幾天,他發現不借助下坡引力的平行前飛,速度最快能達到140碼,這可是很驚人的數字了,前世只要上過高速就知道車速飈到140有多快。
徐東估計自己從足夠高的山上飛下來,速度已經可以超過後世那些玩滑翔的極限運動愛好者。
正在他自由往前飛行,感受著大自然的勁風時,一道身影就這麼從側邊竄出,就這麼朝著徐東飛行的路線撞來。
徐東趕忙調整背部羽鱗翼,改為降落傘般的減速狀態,但140碼的速度太快了,即使一腳剎車踩到底,依舊會繼續往前衝個幾百米。
在這種速度下哪怕撞上一隻小飛蟲都不是開玩笑了,更何況這道黑影看外形並不小。
勉強向側邊避開這玩意後,徐東繼續向前衝刺了樹百米,一直撞到樹冠裡才算停下來。
還好速度已經降的很低,身上還有皮內成骨的防禦,這才沒受什麼大的傷害,至於那些皮外傷,曬一會太陽就能自動癒合了
受傷其實是次要的,主要是飆車遇到亂闖紅燈的,這怎麼不讓徐東惱火。
古亞洲的天空可是他們赤鱗飛龍的地盤,正是因為沒有其他空中單位,徐東才會肆無忌憚的飆到140碼。
誰能想到空中居然會竄出個玩意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