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特地去巡視了王庭方圓五百里內的樹林情況,總共十三片森林帶,其中兩片大的已經化為樹人領地。
剩下十一片中等大小的倒是隻有三片化為了樹人領,幸運的是,位於王庭另一側,暴怒需要走更遠的路才能砍伐樹林。
徐東看好的那片物產豐富的山林也還是原本的模樣。
這些樹人跟徐東腦海中後世那些樹人不同,它們是不能拔地而起的,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樹根和樹枝能動,連扭身都不太好使。
而且它們也不是什麼自然的維護者,化為樹人的森林拒絕一切動物的進入,無論是素食恐龍還是中小型動物,只要敢進它們的地盤,都會被它們絞死化為養料。
給徐東的感覺就像是被欺負了N多年,一朝可以動彈就要報復社會的愣頭青。
也是,如果像後世影視作品中那些親近自然,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樹人,大自然反而樂得它們多起來。
生物的本性就是利己,就是自私,樹木默默做了底層這麼多年,被動物吃它們也無法反抗,唯一能做的就是數十萬年如一日的龜速進化,變堅硬,變毛躁,長刺,帶毒等等,以期能杜絕被吃的命運。
只是它們永遠也沒有動物進化的快,特別是還有一個同樣BUG的蟲族。
大自然這招是真的高,驅虎吞狼,你植物不是BUG嗎?你蟲子不是BUG嗎?那就用魔法對付魔法,用掛逼來對付掛逼,看你們還怎麼跳,乖乖內耗去吧。
樹人不聽使喚被大自然制裁跟徐東沒什麼關係,他這幾天都在跟族人一起堆土做土窯,不得不說這大湖裡的泥是真的臭,這麼多年死亡的魚類水藻沉積在下面,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息。
徐東每次搬運爛泥都要屏住呼吸,如果念力可以隔絕空氣就好了,不用受這臭氣薰陶。
一共就三座土窯,前後距離不過十來米,雖然深度足有上百米,但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很快這些土窯下方的土地便已墊高,後續就是製作精細化的土窯,這個需要徐東動手,其餘迅龍可沒這樣的靈巧手段。
回想後世的土窯,都是像個半圓形的鐵鍋罩在地上,就留個燒火口和出風口。
這還不簡單,操縱泥土將溝道上方封住就留個口子,下方站立處也放個口子可以燒火就完事了。
徐東作為製陶的發起者、建造者,理當要燒第一窯陶。
到了真正展現技術的時候了。
將陶土就著水揉捏,太乾就加水,太粘就加陶土,感覺就像在揉麵團,或許這就叫殊途同歸吧。
陶器的成型方法主要有手製法和輪製法兩種,徐東又不會製作輪盤,只能用形似便便的泥條盤築法。
先將泥坯搓捏成泥條,還別說,跟便便一模一樣,將泥條一圈圈的往上疊,每疊上一圈就要跟下面的的底座充分連線,將之拍平後繼續想上疊,一直疊到瓶口,這便製成了各種器型。
在徐東靈巧的雙手和爪子的操作下,幾隻陶器便成型了,一隻用來儲物的大缸,一隻是用來煮肉的鍋子,三隻盛放食物的碗。
接著就是曬乾,在太陽底下曬了幾個小時,溼噠噠的陶器終於變成了白色,將這些曬乾的陶器統統放進了土窯之內,接下去就是燒火了。
取來火把將陶器底下的木頭、樹枝等易燃物點著,接著等火焰燒旺就能往裡面加煤了。
說實話徐東也是第一次燒陶,啥經驗也沒有,完全就是照貓畫虎,瞎七八搞。
他主要記住的點就是保證溫度,具體溫度多少,不知道,反正死命的加熱唄,大不了開裂了再繼續燒,總能找到合適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