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即使是長生種滑齒龍也不能爬到岸上,徐東倒是沒什麼好擔心的,繼續低頭吃起了龍肉。
吃飽喝足繼續趕路,這一走又是十來天,倒沒碰到什麼真正的危險,唯一一次危機還是碰到了一隻9米的迪布勒伊洛龍,這貨同樣屬於斑龍超科。
不同的是斑龍、蠻龍、維恩獵龍等都歸屬在斑龍亞科,而迪布勒伊洛龍屬於非洲獵龍亞科。
這頭9米級的大傢伙當時正在啃食大型蜥腳類的血肉,徐東等龍也就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之後一切順利,終於是找到了北美和歐洲的連線帶。
這是歐洲西面一座突出的半島,半島最西邊的海灘距離北美目測僅有兩三公里。
而這三公里的淺海地域目前雖然有著海水無法過去,不過只要等到退潮後淺海就會變成陸地,到時徐東就能帶著十三幼龍到達北美。
於是徐東就在這片地方住了下來作為臨時棲息地,等待退潮的時候到來。
半島之上十分荒涼,不是石頭就是沙子,連棵植物都沒有。
不過好在往內陸方向有著大片森林和原野,充足的食物足夠它們生存。
在等待的時刻徐東也沒閒著,而是測試起了彼得和猶大的異能,關於猶大,徐東的猜測是跟大地和鐵石有關,從之前那變成鐵球來看,不是石化就是吸引磁鐵。
倒是彼得的異能挺好理解的,它體內有著帶電基因,而同樣被蟲族基因感染後異變的藍電蟲體內同樣擁有帶電基因。
所以這就能解釋藍電蟲為什麼喜歡繞在彼得身邊,因為在它們的感知中,彼得是更為強大的同類,於是它們就選擇依附在它身上。
彼得的雷電異能目前展現出來的能力有兩種,一種是頭上的角發射超電磁炮,第二種就是刺激身體肌肉,加強各方面的屬性。
既然異能的覺醒需要足夠的威脅,那就給它們找個強點的敵人刺激一下。
黑迅龍,同樣屬於迅蜥的演化支,名字裡同樣帶著迅龍兩字那就說明它們和迅龍的關係非常近,屬於是姊妹分支了。
不過黑迅龍的發展模式和迅龍不同,它們走的是體型路線,就相當於曾經的小赤龍和大赤龍。
迅龍體型不大,但數量眾多,走的是群體路線。
而黑迅龍體型增大,獨來獨往,走的是單體路線。
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程序,迅龍不可能有現在這麼大,頂天長到兩米,但徐東給它們裝了超巨大化細胞,讓迅龍一躍超過了黑迅龍,成了迅蜥演化支中體型最大的物種。
不過黑迅龍到底是比迅龍早走幾百萬年大型化路線,如今雖不如迅龍那樣長達四米,但三米還是有的。
因為獨來獨往,黑迅龍性情十分兇悍,牙齒勾爪也比迅龍更加堅硬。
正好在森林裡看到過一頭黑迅龍,徐東就準備拿它來當小迅龍們的磨刀石。
別看黑迅龍體長不過三米,但有時候生物的強弱並不單單看體型,一般單獨行動的動物戰鬥力都要比群體動物中的個體強。
而像這隻黑迅龍,全身上下傷痕累累,一看就知道是個身經百戰的狠角色。
而最讓徐東滿意的一點是它居然單挑戰勝了一頭接近成年的多里亞獵龍,這可是中侏羅世霸主斑龍超科的成員,體型已有5米,體重達300公斤的大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