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頒佈政令,繼續放寬對“出入城門”的限制,廢除城門稅,削弱城門衛權力。以後城門衛只負責檢查危險物品和戶籍路引,而且這都是免費的,唯一收費專案是武器保管費。
要知道這幫城門小吏有多可惡。
對於這幫小吏,道德教育是沒用的, 只有限制他們的權力,他們才能有點人樣。而朝廷形象,也會得到改善。小吏就是朝廷的末端,而很多百姓一輩子沒見過大官,可他們經常能見到變著法兒給百姓找麻煩的小吏。
比如沿用百年的路標,本來清晰明確,非要改成五花八門的樣子, 讓人看得稀裡糊塗。只因為更換這些路標有利可圖。本來一個木板十個錢, 他們用公費買, 就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錢。
如此簡單的東西,還非要請南晉設計師來設計。其崇洋媚外,真是到了骨子裡。而且請外國人來設計,他們還可以從天價設計費中撈取回扣。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放寬城門政策,前兩次都是曹玉簪的政令。洛陽城裡本來就有百萬人口,放寬政策後,進出城的人數猛增。這樣一來,確實拉動經濟發展,可與此同時也讓洛陽城變得更加魚龍混雜。
江湖的重心本來就喜歡向人多的地方靠攏,城中的“練家子”越來越多了。
可是作為普通老百姓感受不深,因為那些大大小小的幫會都有一條準則,別去欺負百姓。欺負百姓的後果就是得罪官府, 而官府才是最大的黑幫。——公道教洛陽分教主曹青, 說。
沒人知道這個二十多歲文質彬彬的男人從哪冒出來,可他很有錢,而且頗有大志。
他立志要為公道教主打造神州第一大幫。要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 沒有貴賤之分,沒有壓迫,人人平等,人人有地種,人人有飯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天災亦不懼。
他在通濟坊買下一座七進大院,在門楣上掛著“公道社”的門匾,而大門旁邊立有一塊大石碑,石碑上鐫刻公道社教義。
有江湖人來到這裡,一眼就看出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社團,說他們是一個宗教派還差不多。公道社裡有一本叫《公道人間》的書,記載教義。若想將加入公道社,需要通讀教義,若能完全認可教義,年輕的曹教主才會答應收留他們。
雖然那是民宅院落,可江湖已經戲稱之為寺廟。
寺,傳授教義, 發展教眾。廟,只是供奉法相的地方。然而通濟坊公道社的正堂也供奉著一尊法相, 那尊法相也是一個年輕人,身材頎長,相貌俊朗,身披王袍,腰懸寶劍。據說這就是公道教主。為區別於分社教主,人們都稱之為“大教主”。
有不少人來請求入夥,可悲的是他們大部分不認識字,都是曹青朗誦教義,一邊朗誦,一遍察言觀色,只有透過考核的人,才能加入。
江湖兒女的特點,早已被秦王摸透,那些教義就是要激發他們的鬥志,拉攏人心。
而且秦王的一貫手法,明暗兩條線同時發展,已選定一部分紅黑神教弟子,作為公道社監察人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監督社團風紀,和清理門戶。
這樣的監察員並不多,關鍵是要精,而第一支監察隊的隊長是譚沁兒。
因為譚沁兒有正義感,有責任心,辦事專注,意志堅定。透過在秦王府一段時間磨鍊,此時的譚沁兒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桀驁不馴。而且她也是一名公道教義的信徒,剛看到《公道人間》她就深深痴迷,她希望那樣的世界早一天到來。
可譚沁兒的弱點也很明顯,她武功不行,那就給她準備九名高手。而陳飛燕這批刺客,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秦王對他們表示認可。
“……你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監督這十八個分教主,必須保證他們的絕對忠誠。我會留意每個分教,將來會安排副教主。副教主在明面上監督教主,你們在暗地裡監督。發現不好的苗頭,及時報告給我。你們也可以直接下手,但必須保證一擊得手,要不然你們就別動手。因為我可以派兵清繳,一次包圍,全部消滅。我再強調一次,你不要去冒險。喂,我說這麼多,你記住沒有?”
蘇御長篇大論的說了一刻鐘,譚沁兒一直捧著《公道人間》在看,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能做到一心二用,把蘇御的話都記在心裡。
這兩日,譚沁兒正在與龍紫嫣慪氣,因為龍紫嫣以棲鳳閣管家身份命令譚沁兒去倒泔水桶,這嚴重傷害了沁兒姑娘的自尊心。
可即便如此,她也沒有離開王府。蘇御認為,姑娘的性子終於磨鍊成熟。那就沒必要再把她這麼好的材料當奴婢使喚,是時候讓她發光了。
譚沁兒繼續閱讀,不回應,蘇御伸手敲了敲身前茶几。
譚沁兒抬起頭:“我不聾。”
蘇御冷眼。
譚沁兒晃了晃手裡的書:“這是你寫的?”
蘇御有些遲疑,憨笑著說:“不全都是,部分借鑑一位姓馬的外國人。”
“馬什麼?”
“呃,我記不得了。他的名字很怪,他住得非常遠,拂菻那邊的,或者更遠。”
“你還認識拂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