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二年,八月初一。
韓堅部孤軍深入,兵抵潞城,城下叫罵,讓張之悌出城迎戰。
張之悌站立城頭,觀韓堅部一千餘人。年過半百的他突然冷哼一聲,不屑一笑。
此時張之悌手下一共三萬多人, 太原方面還陸續送來新兵,起義軍不斷壯大。但張之悌並沒把所有軍隊都佈置在潞城,其中兩萬已趕往慈州,再走絳州、澤州,繞到第四師背後。打算給秦王來一個大包圍,一口吞掉第四師。
大梁朝六十五萬兵,只吞掉一個師, 並不會傷筋動骨。可這對於起義軍來說, 能消滅朝廷一個正規軍整編師, 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不但提振士氣,而且把第四師裝備收歸己用,必然讓起義軍實力猛增。
“報大將軍,第二批探馬回來說沒發現後援。”
“再探!”
“喏!”
第三批探馬回報,說城下這1400人果然沒有後援,而距離他們最近的第四團,還留在四十里之外的上黨城。
聞言張之悌輕攆鬍鬚,看著那800鐵甲騎兵,一笑道:“送到嘴邊的肥肉,豈能不吃?”
隨即張之悌走進門樓,眾將隨之而來,張之悌來到地圖面前,指道:“張蒙帶三千人出南城迎戰韓堅;張豐、方廣各帶千人從東西二門衝出, 迂迴到韓堅側後方, 待城南殺得焦灼,你們聽我一聲炮響,合圍韓堅;李凌,陳到各帶千人也從東西二門衝出,迂迴到大後方,防止韓堅敗走突破第一道封鎖;滿敬,金洪各帶一千,攔截上黨可能增援之敵人。”
佈置完之後,張之悌環顧眾將,瞪視問道:“屋裡,有慫人沒有?”
眾人高呼:“沒有!”
張之悌咆哮:“出發!”
人馬呼嘯,三千人從南城門衝出。當時城頭有弓弩手掩護,韓堅倒也不能衝殺。只能等敵人衝過來,兩夥人混到一起,城頭弓箭手自然就不能再放箭了。
張蒙騎黑馬,手持撲風刀,高高舉起,一揮,前隊千人列隊向前。
觀敵人上來了,急不可耐的韓堅咆哮一聲:“殺!”
白馬銀槍的都尉長親自帶領三百鐵騎迎頭衝上,距離尚遠一陣箭雨,距離稍近換成馬刀。
敵軍多是步兵,前面一排持巨盾,後排手捧長矛長戈,隊伍聽號令,站住腳,對準奔來騎兵。
這是專門對付騎兵的步兵列陣,若騎兵闖來,巨盾阻擋,長矛刺人,長戈斷馬腿、剖馬腹、刺馬頸。騎兵跑得越快,受傷越重,鐵甲亦能刺穿。
可突然韓堅馬頭一轉,三百騎兵左右分開,而背後又衝過來二百騎,他們手裡捧著四尺長的奇怪東西,看上去好像銅管,也像大號的燒火棍。只聽一陣爆響,那燒火棍噴出火來,火光中鐵砂噴射而出,將手持長矛長戈的匪軍噴倒一片。
見長矛兵倒地匪軍陣型留有豁口,韓堅帶領騎兵殺回,從薄弱處衝入敵軍陣中,左衝右突,敵軍瞬間大亂,陣型鬆散。
這時梁軍陣中又有三百騎兵衝來,加入戰團,狂刀怒馬,殺聲震天。
鐵甲騎兵所過之處,死屍殘肢,疊股枕臂。僅一個衝鋒,敵軍前隊陣型大亂,進入剿殺階段。騎兵打步兵,猶如砍瓜切菜,殺得韓堅好不痛快。而此時城頭觀戰的張之悌卻心驚肉跳。
之所以敢以少打多,韓堅心裡有底氣。秦王花那麼多錢打造第四師,錢都花哪去了?
其中一半花在第七團。尤其是剛才出現的二百人,秦王稱之為神機營。手持火銃,噴射鐵砂,一打一大片,專門用來破開敵軍鐵桶陣型。一旦步兵的陣型被破開,鐵甲騎兵肆意馳騁。
沿河一戰時,張之悌見韓堅八百鐵甲騎兵難以阻擋,所以他根本就沒打,而是讓隊伍逃跑,引韓堅追殺。沒碰見鐵桶陣,就沒用噴沙火銃。所以那時張之悌未見識過神機營的厲害。
這時見到,驚呼一聲不好。連忙放炮,倉促間讓出城各部放棄原來計劃,就在南城前全體合圍韓堅,速戰速決。
第七團騎兵衝殺,步兵組成圓形刺蝟陣固守。刺蝟陣外面是長矛長戈盾牌,內部則是一陣亂箭,四面發射。
正規軍裝備好,紀律好,訓練好,在此時體現得淋漓盡致。敵軍幾個衝鋒,衝不誇刺蝟陣。
刺蝟陣堅如磐石,陣前滿是屍體。
匪軍畏縮,手持短刀,不敢靠近。
“不要慌!我們人多!耗也把他們耗死!”張之悌赤膊擂鼓,高聲咆哮。
……
彩雲閣,眾目睽睽下,大羅漢惡鬥儒尚農。
好一個魁梧大漢,連吃儒尚農十幾拳,並未倒下。顧不得內力震傷,口鼻穿血,大羅漢毅然抓住儒尚農髮髻,決然拼命,還以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