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接到賢王府送來訊息,說趙起帶著一家人離開洛陽。傳話人言語隱晦,沒說賢王打算如何處理趙起,只是聽說要調第四師監軍趙豐回京,代替趙起,擔任右豹騎統領。
對於趙豐來說,這次調動屬於降職, 但小夥子卻很高興,因為他在第四師待著並不舒服。
第四師的狀況與其它師不一樣,這裡所有官員都與秦王有關係,好幾千門徒烏央烏央的,還成立特工隊。他們不稱呼蘇御為秦王或將軍,而是校長。顯得那麼親近, 關係牢不可破。
作為師監軍, 趙豐平時走到哪裡, 雖也是前呼後擁,可他的一些決策卻沒人去執行。人們總能拿出“校長曾說過……”“校長的意思是……”“校長要求……”之類的話應付他。這讓趙豐感覺無有權力可言。
如今調入豹騎,虎符在手,算是明降暗升。而賢王此舉也是對第四師放棄管控,絕對意義上的把第四師交給愛侄趙御。
賢王老爺子說:趙御能把第四師抓得牢固,我就不用派人幫他盯著了。
蘇御覺得,賢王是繼唐振之後,自己第二個貴人。
說起唐振,雖然他現在已沒有實際舉措幫蘇御當皇帝,可唐氏門閥這艘大船還是很穩,能給自己鬥爭失敗提供避難保護。而這也是蘇御敢於參與軍務的基礎,辦起事來更有底氣。
不當皇帝,當個實權攝政王沒什麼不好。
唐氏門閥是後盾,賢王則是提供升職機會的人,強悍助理,一手把蘇御推到現在的位置上, 成為賢王派的朝堂代表人,也是城內守護者。
金吾十衛,被二王強行分開。趙亞夫分管左五衛, 蘇御分管右五衛。其中四衛統領都是蘇御的人,只有右豹騎還在賢王手裡。如今賢王安排趙豐擔任右豹騎統領,而趙豐也是從第四師走出來的人。
趙起為什麼要帶著家人離開?
蘇御在心裡給他定性為“逃跑”,逃離政*旋渦。蘇御沒有貶低他的意思,只是覺得他不適應這個環境。在這個階段他選擇逃跑,雖然看起來有些窩囊,但這未必是最錯誤的選擇。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算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報秦王,右豹騎四個月沒發餉了,剛才撬開統領房門,發現放餉的櫃子裡是空的。”金吾衛事務秘書郎廖敏,去右豹騎營所回來說。
蘇御心中罵娘,卻面色沉穩道:“你再去一趟右豹騎,告訴大家不要慌,這筆錢我會在半個月之內籌集,並下發。”
廖敏剛走,第四師秘書郎郝來福小跑過來。
郝來福跟邱垚一樣都是太監出身,先是在宮裡效力,後被派往東宮。這幫太監從小養成的習慣,身上規矩都特別大。每次見秦王都行標準大禮,否則他們就覺得不舒服。
“報秦王殿下,趙豐進京了。”
行好大個禮,就說十個字,他可真不嫌麻煩。
趙豐進京,還有一些手續要辦。蘇御作為金吾衛監軍,帶著他去兵部走走形式,最後來到右豹騎衛所,並把右豹騎虎符、印綬、花名冊交到趙豐手裡。
趙豐捧著花名冊,略顯遲疑地道:“皇叔,侄兒想從第四師調幾個人過來。”
還沒等蘇御說什麼,趙豐搶著說:“侄兒唯一軍中履歷就在第四師,換了新地方,兩眼一抹黑,一個人也不認識。而第四師監軍團裡幾個人,倒是用著熟手。”
蘇御笑了笑說:“本來我也是這樣想的,又怕你多心,所以才沒提。既然你自己提出,那你就選。選好了,把名單交給我或邱垚都行。”
趙豐一喜,直接從袖子裡掏出一份名單。
其實人並不多,才七個人。這都是監軍團裡平時表現不錯的。蘇御看了看,發現他竟選走一名特務。
蘇御當然不會否決,只是把名單交給隨行秘書郎,吩咐說:把這七個人喚來洛陽,去兵部交辦手續,更換軍籍。
這些事辦完,蘇御打算離開,趙豐一路送到門口。
蘇御上車前,趙豐低聲道:“皇叔好像特別信任邱垚。”
蘇御愣了愣。
趙豐似乎有話想說,卻又咽了回去,恭敬行禮,送皇叔上車。
蘇御知道趙豐擔心什麼,趙豐一走,邱垚就成為第四師事實上的監軍。
可趙豐不知道,只要他一離開第四師,那幫本來一個鼻孔眼出氣的人,就不會像以前那麼團結了。
邱垚、韓堅、誅邪克、石敢當,他們之間也會有爭鬥。
他們要爭的東西也很多,比如師部五官的排序、所屬隊伍的裝備、糧食、軍費等等。
總之,人聚集在一起,就是要有爭鬥的,而政*本質上就是控制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