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門閥贅婿 > 第九七六章 秦王計劃

第九七六章 秦王計劃 (第1/2頁)

德高望重法力無邊的明德大法師,光榮完成任務,酒足飯飽,準備離開王府,秦王列隊歡送,場面熱鬧。

目瞪唇闊、面相猙獰、肥頭大耳、身形如甕的大法師身披金線袈裟,手託陶罐, 說已將邪魔之物困在罐中。他帶走了罐子,帶走了秦王賞賜的金條,也帶走了王妃贈送的一車高香。

值得一提的是,那高香就是清化坊自己生產的,積壓兩年多的貨底子。

雖是積壓品,但香是好香, 絕非次品, 而且不便宜。之所以積壓, 只因為唐家這種計劃經濟下導致的特殊產物。

當初香火繁盛時,唐家經濟團隊預測未來一年銷量,進而制定生產計劃,然後就開始生產。然而商界最是機關算盡風雲變幻,而唐家經濟團隊的預測並不符合新市場。

唐家搞生產做買賣,與唐靈兒的性格一樣,生產過程嚴謹,講究真材實料,產品質量過硬。可這樣一來,香的價格居高不下,逐漸失去市場。

價格戰在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至於材料的好壞,那又如何呢?香這東西本來就是用來燒的,香客們又不可能把香拆開看看到底是什麼材料製成的,那就糊弄他們唄。

有人發現香的味道不對,賣家就說:你不懂,這是從外國進來的新香料,現在流行這個。

尤其是各種小寺廟, 他們當然要採購進貨價更低的香,吹噓成上品, 賣給那些虔誠的香客。

香火是什麼材料製成的,和尚們才不在乎,關鍵是能賺到錢。至於這樣做是否褻瀆神明佛祖,那就只能去問那些真假和尚了。

這年頭,真是因為看破紅塵或篤信佛法而當和尚的只是少數,大部分都是奔著騙錢去的。看那四方林立的小廟,說他們是以經營為目的的店鋪也不為過。

秦王一番操作之後,似乎有些後悔,因為他低估了梁朝人的迷信程度。包括唐靈兒在內,女眷們都嚇得臉色慘白。連西門婉婷那樣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都被這場面嚇住,探頭縮腦,驚悚目光向屋裡窺望。就好像那屋裡真的藏著什麼東西似的。她們實在搞不懂,和尚手中桃木劍上的血從何而來。

而一開始嚷嚷要搬離擁擠小屋的唐翡,也變得猶豫起來,她很害怕住進南屋。

不過,秦王真是一個勇敢的人, 他說他要破冰,自己先住一晚。他還神神叨叨地說,我是陽間的王, 即便到了地府,十殿閻羅也要給我讓座。神怪小鬼,見到本王都要退避三舍。本王住過的地方,就不會再有問題。

顯然秦王就是在胡謅八扯,可就是有人信。但問題是唐靈兒也信,而唐王妃很不希望秦王去冒險。

“殿下怎不聽勸的?一定要去住?”唐靈兒扯住秦王衣袖,瞪視道。

“婦道人家,休要多言。”秦王抬手掙脫,一本正經地道:“本王曾指揮十幾萬人大破契丹幾十萬,箭斃匪首耶律崇光,何等英雄氣概。你聽說過哪個英雄是被邪物害死的?你把那邪物喚來,問它,見到本王,敢近前否?”

今天秦王格外亢奮,王妃斜眼看著他,不知說些什麼好。

說來,蘇御之所以亢奮,也是因為走不出家門,在家裡憋出的中二表現。這就與防病毒隔離也沒什麼區別,此時的秦王已隔離半年之久,當真是憋得難受。

蘇御本來就不是一個很能宅的人,現在他除了上朝就是去見太后和賢王,覺得生活實在是太沒勁。若不在家裡找點樂子,那就太沒意思。

王妃阻攔不住,便讓人在小屋門前立龕,擺上一顆豬頭,焚上三支高香。還道,若真有邪魔之物,這些香火供奉也夠它吃的了。

秦王在屋裡與陳遜下棋,老黃坐在一旁喝酒,門口站著兩名凶神惡煞的親王衛。吳殺金持刀在左,韋鍾持斧在右。

這時馬修走了進來,低聲道:“武威那邊……”

……

得勝之師返回途中高唱軍歌。康王親兵衛與第十六師合併行軍,一路上,各位孝子賢孫在康王面前努力表現,無不希望成為第十六師中郎將。可是行至武威,康王趙棣依然沒有確定人選。

進駐武威,守將祁東陽帶領文武宴請殿下,殿下託病不出,只是讓義子趙淵出面,反客為主,買來豬羊宴請祁東陽等人,言說犒勞有功將士。

祁東陽給康王準備行宮,就在武威將軍府,可康王卻非要住驛館,只說不捨勞民傷財。

祁東陽送來美女十名,康王道:人皆是父母生養,這些花季少女,怎忍禍害?我拿錢,發給美女,快讓她們回家去與父母團圓。並告知鄉鄰,本王並未糟蹋任一女子。

康王一如往常保持高潔風度,無人不說康王真君子。觀康王人品,眾官自忖反省,無不汗顏。

有極崇拜康王者,跑到驛館門前三拜九叩,涕淚橫流,只道還是做大梁百姓有福。武威被桑臘人佔據十餘年,受盡苦難,哪有大梁朝康王殿下這般父母心腸。

康王聞聽有人來拜,他站在二樓視窗,向百姓揮手。

百姓齊頭叩拜,哭喊高呼九千歲。

康王亦涕淚橫流,言說自己來晚了,讓百姓受苦。

突然人群中冒出十幾個人來,手持弓箭,射向康王。

最新小說: 大唐:開局搶了文成公主 大秦:我靠讀書入聖,開局召喚大雪龍騎! 回到明朝當藩王 穿到亂世當謀士 穿越之海權時代 重生之保龍一族 三國:漢中祖 劉宋漢闕 當棄妃就是要躺平 長命女 莊周劉禪 吾為暴君 人在隋唐:我爹是楊廣 婚謀已久:妖孽邪皇寵妻狂 東國島津的野望 花式養成權臣大佬 大漢從忽悠開始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後 三國:重生為阿斗,開局扶劉備 大明昏君:沒有人能夠背叛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