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康王趙棣離開洛陽之前是怎吩咐的,曹玉簪竟然沒權力開文牒,要讓趙準開才行。結果唐靈兒見到曹玉簪,事情也沒辦成,還要去找趙準。
這時曹玉簪對唐靈兒說:你一旦去見趙準,一百億的事準被函谷關駐兵知道。函谷關第八師中郎將公孫右仁,也是個吃肉不吐骨頭的。讓他知道訊息,絕不會讓蘇御過關,然後他去剿匪。經過他的手,這一百億就不知道能剩下多少了。
後來曹玉簪對趙準撒了個謊,說秦王老家的親人從華州過來,結果被虢州土匪劫持,秦王要帶兵去給親人報仇。
見蘇御只帶一個團過函谷關,趙準倒是沒懷疑什麼,很快就批了文牒。
閒言少敘,秦王已帶第一團奔出函谷關,來到虢州地界。
這可真是一個糟糕的晚上,因為山路崎嶇,行車不便,所以蘇御是騎著馬去的。一邊走一邊在想,幾十年沒發生過土匪搶劫軍驛的事,這次怎就如此巧合,正好搶了這藏有一百億錢的驛車。
而且那唐喜是怎麼搞的,別人不知道驛車裡裝的是什麼,難道他還不知道嗎?
押送一百億,他就派三十個騎兵?
若河西戰況吃緊也就罷了,現在大戰結束,真不知他為何如此“精兵簡政”。
從洛陽到虢州280裡,第一團一口氣跑到事發地點,也已經是第二天的早晨。
見到秦王駕到,當地官員集體小跑過來行禮。
在驛車被劫之後,當地官府高度重視,州刺史李冠親自帶隊,把虢州道府兵、民團、衙役、還有附近州縣能調動的人都調動過來,把土匪可能走的路全部封死。州司馬黃彪已帶著一百人進山,到現在還沒個動靜。
韋鍾說,會不會是唐家人監守自盜?
吳殺金說,你為什麼會這樣想?
韋鍾說,你看,過了潼關就是趙家地盤,唐家已把錢送到趙家地盤上,結果丟了,那隻能算趙家的事,與唐家無關。
吳殺金苦笑道:你欠我錢,你拎著錢進我家門後,錢扔地上你就走嗎?你不把錢放到我手裡,再把欠條抽走,這筆欠賬豈能算結束?
韋鍾和吳殺金在一旁嘀咕,而蘇御根本就不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最開始他就排除掉了這種可能。
吳殺金懷疑是曹玉簪。
蘇御覺得不大可能,憑藉曹玉簪現在的本事,想弄一百億根本沒必要扯這個。
那麼問題出在哪呢?莫非是誰不小心走漏訊息?
這些問題只靠猜是很難得到結果了,現在首要問題還是趕緊把錢追回來。
可如果真的像林勘說的那樣,對方有三五百人,估計這筆錢早就沒影了。他們怎能帶著100億巨資,回到山裡繼續當土匪呢,早就分贓跑路了。
“希望他們分得不夠快。”蘇御嘆了口氣,舉頭望向大山:“留下一個營去支援黃彪,其他人把虢州城、玉城、朱陽城、桃林城、陝州城的城門關上,所有官員和家屬都集中到一起,待我審問。”
一百億對梁朝有多重要呢?
蘇御心中有一個衡量,拿現在梁朝與宋朝做一個比對。
北宋人口2千萬戶,約1億人,耕地面積7.2億畝。宋神宗是一個很能折騰的皇帝,可熙寧十年,國庫收入還有7070萬貫,而北宋最高年收入高達1.6億貫文;到了南宋,就算丟掉了半壁江山,國庫收入依然高達1億貫。
換算一下,宋朝的一貫錢,大約是梁朝的1000錢,也就是說,南宋的年國庫收入是1000億錢。
南晉的收入水平就很像南宋,而梁朝的收入就少得可憐,每年只有300多億。也就是說,山匪一口氣就劫走了梁朝三分之一的稅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