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河東道有三股勢力,分別是秦王帶領的官兵,張氏家族建立的起義軍,和陳月吳典組織的土匪團伙。
由於匪軍不得民心,所以即便他們發展迅速,秦王也不擔心他們。而張氏起義軍才是這次出征的重點。
在輿論戰期間,敵我雙方的人數都有所增加。
張氏起義軍已多達四萬, 不過他的兵有一半都是被迫參軍,士氣遠不如第四師高。而第四師已經接近一萬八千人。
起義軍增兵的速度比第四師快,主要是因為太原以北地區是秦王夠不到的地方,而那片區域的百姓受張氏家族蠱惑最為嚴重。
敵軍勢大,秦王還故意把第四師分開,分別駐紮在上黨城和潞城。這樣佈置有意勾引張之悌或張敏進攻, 可這叔侄卻一直不來。估計張之悌是在蓄積實力, 當他覺得有絕對把握時才會過來。
秦王特別關注資訊收集工作, 培養了一大批斥候探馬,他們已經延伸到了敵軍的營寨前。
用秦王的話說,斥候就是我的眼睛,時刻盯著敵人在幹什麼。如果張敏的部隊也在持續增加人數,那蘇御就不打算再等了。萬一夜霆接不到信,無法來支援,到時候自己就要被張敏攔住後路,回不去家了。
澤州成為敵控區,通訊被阻斷,秦王已經很久沒接到朝廷和大胖媳婦的信了。
可張敏的招兵工作看起來並不順利,十天過去,也沒見他招來幾個兵。而張氏叔侄看起來不像陳月吳典那麼喪心病狂,男的不參軍就弄死,女的帶走當軍糧,簡直是一群來自地獄的兵。
“報秦王,吳典帶領五千匪軍, 拿下沁州後還在向東進發, 已進入潞州境內。”
聽到斥候報告,蘇御眉毛一挑:“我不去找他, 他卻來找我?”
韓堅冷哼一聲:“一群土匪而已,只消校長一支令箭,第七團出兵殲滅之!”
蘇御笑了笑:“七團的兵可精貴,不能浪費。我看這一仗沒必要正面打。他們這群土匪不是正缺糧嗎?那就給他們送點。”
當然不是真的送糧食給土匪,而是假裝往銅縣運糧,其實車裡裝的都是乾草包或空箱子。只消把那幫土匪勾引出來,就打他們一個伏擊。想正規軍打土匪伏擊,一定是風捲殘雲,那樣己方一定損失更小。
秦王說,打仗也是在做生意,儘量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
這次去銅縣打伏擊的是黨茂的第一團和典奉的第五團。兩個團渡河以來一直沒打過仗,反而是招來不少兵。這兩個團加在一起,竟多達四千人。讓他們去,也是給那群新兵創造練手的機會,可以說是以戰練兵。
面對五千土匪,雖然還是以少打多,可這次蘇御並不擔心什麼,結果三天之後得到訊息,典奉刀劈惡匪頭目吳典,同時斬殺三十六天罡中的七位天罡。
黨茂帶領第一團,在這次戰鬥中也表現不俗,可惜這孩子很聽話,嚴格按照參將佈置的方案去打仗,所以他出擊比較晚,就沒有典奉撈到的好處多。
當然,一般戰將休想比典奉撈得多,那小子打三胡時就是出了名的猛。
在這種情況下,不能表揚淘氣的孩子,否則就相當於批評乖孩子,所以不會單獨統計戰功,而是在功勞簿上寫兩支隊伍合作取得的成績。戰後統計兩個團一共殲滅敵軍兩千餘,俘虜一千餘,其他土匪鳥獸散去。
又增加一千俘虜,而且還有很多女子。那幫女子的慘狀真的是難以描述,總之是衣衫不整,神形憔悴。
他們被匪軍逮捕後,就用繩子拴起來,一條繩子栓十幾個。從第一天起就不給她們吃東西,只給喝水。哪個熬不住了,就會被匪軍*掉。
此時第四師的軍糧也要出問題,由於士兵人數激增,難民蜂擁而至,糧道又被掐斷,督糧部報告說,糧食還剩下不到一個月。而這時夜霆那邊還是沒有動靜……
“我們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要被餓死。”蘇御召集眾將,做出部署:“韓堅為右路,典奉為左路,一起向澤州進發。你們愛怎麼打就怎麼打,你們身後一定有援軍,”
秦王一抖袍袖:“現在,我們第四師將近兩萬人,就算他夜霆不來,我也會打這一仗了。”
一拍桌案:“出發!”
……
第四師的訊息斷了,唐靈兒在家坐臥不寧,時常夢中驚醒,醒來覺得氣悶,難以入睡,大半夜的跑去東邊密室拜佛祈禱。急速敲打木魚,口中唸唸有詞。
幾十日的折磨,眼瞅著她衣帶漸寬。
王珣見郡主如此煎熬,不禁難過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