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淪陷,一員大將押解回京,清朝命不久矣的訊息,在京城內四處傳播。
許多人張口閉口就是關於,南方的起義軍什麼時候入主中原,什麼時候“進京趕考”。
“小人看差不多了,還是逃回鄉下最為合適不過,聽說南方來的人,並不嗜殺,反倒是城內的官兵,他們欺負起人來,倒是不留手。”
“這,吾很贊成,聽說當年人家進京的時候,秋毫無犯,倒是這些清兵,藉著手中的兵器為虎作倀。”
“說這麼多幹什麼?還是囤點糧食再說,等到戰爭爆發,到時候可是缺糧缺水。”
“有道理,有道理!”
這些老百姓議論紛紛,探討一下如今發生的事情。
之後他們便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大肆收購糧食囤到家裡,以防不測。
很快集市上,就出現了大量的人。
所有人紛紛搶購糧食。
一時間糧行的生意火爆,不少人擠破腦袋就想購買更多的糧食。
沒過兩日,糧價飆升。
許多百姓也因此買不上糧食,這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特別是富裕人家,他們買糧的時候更是豪邁,一抓一大把,差不多能將整個糧行的存貨給買下來。
京城裡可不缺富裕人家,特別是為官者甚多,所以他們家中並不缺錢。使得如今整座京城,銀子不缺,缺的是糧食。
糧價幾乎一天一個價。
原本一斤粗米只需十文錢,翌日之後,就已經漲到了十五文,但這也算便宜的了。
眾人還是接受得了。
可到了第三日,就已經漲到了二十文錢,這對於小老百姓來說,顯得有些貴了,不過他們需要硬著頭皮買下來。
要是不買的話,說不定等糧食賣光了,他們連買的機會都沒有,到時候只能成為饑民。
於是許多百姓奮不顧身。
為了存更多的糧食,依舊加入這收購糧食的大軍中。
隨後的場面一發不可收拾,又經過了兩日,就已經來到了四十文。
而且價格也從原來一天一變,變成一個早晨或是一個下午,就可能發生變化。
但這對於富裕人家來說,根本不是事,他們隨隨便便就拿出了幾百兩銀子,根本不需要換成銅錢。
接著就有大量的馬車來運糧。
而百姓們只能幹瞪著眼,看著大批的糧食運入別人府邸中。
原本有不少的百姓想借此搶糧,畢竟這麼長的馬車隊,搶這麼一點應該不會有人發現。
可當他們想要搶的時候。
就看到車隊圍滿了大量的清兵,這些清兵都是人家僱傭來做打手的。
甚至還能看到好幾名鏢師。
此時的百姓只能嘆氣,大批的糧食只能看而不能動。
“這是在造孽呀!”
一些有識之士,看到這種情況,不由地搖頭晃腦。
“天生人,天也殺人!”其他人也同樣感慨,他們想要做,也無能為力。
城裡的糧食是有限的,如果大家都保持一定的量,沒有人買更多的糧食,那麼城中的糧食一定是富餘。
根本不需要搶購。
但有人開頭搶糧食,就有人在後面跟著,接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戰場,城中的糧食就愈發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