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對面的灘頭島嶼熱火朝天。
能看到大量的漢人光著膀子,扛著木料石磚在河對岸修建起大型的河港碼頭。
街道用堅硬的石頭搭建而成,一排排兩三層高的石磚房屋也被樹立起來,形成密集的街道。
而且建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隨後他們就見到,這些漢人不知哪裡找來的洋人,給他們設計房屋,過了一個月之後,好幾棟歐式風格且夾雜著中式古風的幾座大樓脫穎而出。
再到後面,又出現了另一種風格的建築,榫卯結構的大型建築,看起來如同巨大的客棧或者是青樓。
河對岸安南王國京人,瞧著這一副畫面,各個也是呆頭呆腦。
不過如今他們感嘆,“對面也太繁華了吧。”
不少安南王國的平民百姓,經常在廣安縣沿河而坐,瞧著對面熱火朝天。
如同茶餘飯後,聚在樹下閒聊一般。
觀賞對面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
他們還見到有一棟四層高的大樓,在街道的後面立了起來,“這些海盜也太過於富裕了。”
許多人充滿羨慕之色。
不過這時有一人跑得過來,興奮的跟他們訴說,“聽說對面的海盜招工,幹一日活能有一百二十文,還配有伙伕!”
一時間,眾人感到驚訝,接著是興奮,“確有其事?”
安南王國貧窮的百姓不少,畢竟在哪裡都會有地主剝削農民,也有豐年不好農夫賣妻賣兒的時候。
所以安南王國並不差赤農。
此時鄭七正在大建擴建的時期,可是缺少大量的勞動力。
生產隊伍建造好自己的村莊,修建好村莊周圍的水利設施,他們就會得到應有的分配,之後便會安扎下來,開始耕種。
所以生產隊的數量一時增多,一時間減少,勞動力顯然不穩定。
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鄭七也就請示,然後得到批准,大規模在對岸招收安南王國的百姓成為工人。
翌日,廣安縣的衙門就貼了招工告示,其他的地方也是貼滿了招工告示。
畢竟此時的廣安縣衙門,與小弟無異。
他們名義上受到安南王國阮氏朝廷的管轄,但實際上可是要看海盜們的臉色,要是對面打過來,他們也只能認命。
並且對面給的太多了,用了一百兩銀子就將整個廣安縣,上到衙門老爺,下到捕快都打點的清清楚楚。
招工告示一經貼出,瞬間引來了大量的圍觀,“這個工錢豐厚呀!”
“孃的,在廣安縣當學徒,一日也不過四五十文,這一日便能獲得一百多文。”
他們紛紛感嘆海盜們的大手筆。
不過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工價也是相當便宜,因為在大清,隨便一個工人都已經是上百文工錢,好一些的木匠,鐵匠,一日工錢多達兩百文。
這也得益於近年來大清的通貨膨脹,畢竟透過貿易吸收的白銀太多,貨幣貶值的也更加迅速。
此時街頭串巷,人頭攢動。
甚至有些商人打起了小算盤,打算去周圍的鄉下拉人頭,之後來收取提成。
等到了第三日。
鄭七派人過來招募工人時,卻發現小小的攤位已經擠滿了大量人,他們都在爭先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