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助我也!”鄂輝早已經樂開了花,似乎聽到了一個巨大的好訊息。
下面的清兵不知其所以然。
呆頭呆腦。
鄂輝並沒有理會他,自顧自地說道:“只要瑤人起義苗頭做大,把他們推向東邊,這對我們十分有利,比起廣西巡撫張百齡這無用的東西,
瑤人起義還是對我們大有益處,亂民與賊人相鬥,總要兩敗俱傷,如此一來咱們便安全了。”
“那大人咱們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當然是讓起義做大,要不然咱們還怎麼活?”
鄂輝隨手捏起了一些魚食,在自家衙門花園內,將魚食捏碎,撒落到湖面之中,大量的錦鯉緩緩地游過來,不斷在水面撲哧撲哧地吃著魚餌。
鄂輝一邊餵魚一邊說道:
“咱們軍庫有許多陳舊的兵器,讓一些人將這些東西送過去,給這些瑤人起義軍,告訴他們,
如果他們往東打去,咱們就給更多的兵器,錢糧也不是問題。”
那名清兵聽完之後不由得愣了一下。
這簡直就是在滋賊,朝廷非常痛恨起義,如今自己的雲貴總督,居然去資助起義,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大人,確定如此?”
“我的話你還質疑?”
“大人不敢,只是……”
面對他的疑問,鄂輝也沒有生氣,依舊是一邊餵魚,一邊說道:“兩害相權取其輕,驅虎吞狼之計罷了。”
鄂輝一點也沒有將朝廷放在眼裡。
如今的大清王朝名存實亡。
特別是之前京城淪陷,嘉慶皇帝南逃,這一個不好的兆頭開了以後。
所有人都知道,整個大清遲早是要滅亡,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
所以軍權在握的官員,基本上最為吃香,而且他們還假借操練清軍名義,私自募兵。
即便嘉慶皇帝發現了。
朝中的官員還是能壓下來。
而且如今賊人勢大,嘉慶也不會做出臨陣砍將的行為。
清兵準備離開的時候。
鄂輝又叫住了他,“去查查如今廣西巡撫的下落,派兵將他押入大牢,記住我要活人,不要死人。”
他語氣嚴肅地說道。
張百齡對他十分有用,首先他手中掌握著英式操練步兵的法典,而且還擁有龐大的財富。